讀古今文學網 > 心智社會:從細胞到人工智能,人類思維的優雅解讀 > 29.4 跨領域通信 >

29.4 跨領域通信

我們常常把自己喜歡的事物描述成「高貴的」「高尚的」「神聖的」。為什麼我們會用空間的高度去形容這些事物呢?我們也常常用空間的概念去說時間,就好像未來在我們「前方」,而過去留在了「背後」。我們還把困難看作行走過程中遇到的「障礙物」,用圖表表示那些根本沒有形狀的事物。是什麼讓我們能夠把很多技巧用在各種其他的用途上呢?這得益於一個有條理的「跨領域通信」系統,它也是我們的多憶體和並行代原體家族中的一員。

在每個瞬間,都有幾個思維領域在活躍地運行。它們有著各自獨立的程序,但是又必須相互競爭以控制向上指向語言智能組的憶體。究竟哪個多憶體能夠在下一個句子-框架中扮演起點的角色呢?是瑪麗的胳膊或手,還是瑪麗作為聚會客人的社會角色?有時候語言智能組看起來好像一次只能關注到一個領域。

這可能從一方面解釋了為什麼語言學家很難去對句子-框架中詞彙的作用進行分類。每當一個語言智能組分配了一些多憶體和獨原體去解釋一個短語時,就會立刻有不同的思想分支開始轉化它們在各個思維領域中的作用。而每次思維領域之間控制權的轉換,都會影響到下一個作用於語言智能組的憶體的確定。這就導致一個短語的字面意思有可能隨時都在變化。

上一秒佔據主導權的語言還處於運行最成功的思維領域中,下一秒它就有可能經歷最大的困境。每一次關注點的轉變都關係著我們對五花八門的措辭會做出怎樣的解釋,而這又反過來影響了下一個佔據主導權的思維領域的確立。

以「瑪麗把風箏給了傑克」這個句子為例,一開始聽眾注意到的可能是瑪麗作為一位聚會客人的社會角色,於是社會-框架的並行代原體做出了瑪麗理所應當帶一件禮物的判斷。但是聽眾的財產領域思維很快又開始關注瑪麗對這個禮物的所有權以及她是如何掌控它的。這種關注點由社會領域到財產領域的轉換,就會對接下來的語句處理產生影響。比如它決定了後文中「傑克的風箏」這種短語指的是傑克剛好拿著的風箏,還是傑克自己擁有的另一個風箏。

各個思維領域在不斷積累自我能力的同時,也會時常試圖去挖掘其他思維領域的技能,因而我們的大腦可以利用從空間領域學來的框架去表述時間和思考社會關係。我們的鏈狀思維技能或許最能說明這一點:無論它們最初發生在哪一個或幾個領域中,我們最終都能把它們運用到可以組成序列的(任何領域的)任何物體、時間或思想中,從而使這些思維鏈條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形式,包括空間順序、心理邏輯或是社會等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