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心智社會:從細胞到人工智能,人類思維的優雅解讀 > 28.6 思維和機器 >

28.6 思維和機器

為什麼思維看上去與其他任何事物相比都如此不同呢?就像我們剛剛說的,思維不是物體,至少它們不具有任何普通物體的屬性,例如顏色、尺寸、形狀或重量等。思維也不可能被我們察覺到,它的存在超出了聽覺、觸覺、視覺、嗅覺和味覺的範圍。然而,儘管思維本不是物體,但它們與我們所說的頭腦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繫。這種聯繫的本質是什麼?思維是不是人類頭腦中獨有的某種特殊存在呢?又或者有沒有可能這些思維的屬性在不同程度上,是存在於所有事物中的呢?前面我們已經說過,「思維只是腦的活動而已」,但是我們仍然要問,「是不是其他的所有程序也分別擁有某種相應的思維呢?」這就需要好好討論一下了。其中一種觀點可能會堅持認為這僅僅是個程度問題,因為人類有著發達的思維,磚塊石頭卻什麼思維也沒有。另一種觀點則會試圖劃分一個更清晰的界限,認為只有人類和其他少數特定的動物才具有思維。那麼到底哪種說法才是正確的呢?這其實並不是對或錯的問題,因為我們不是要得到一個事實,而是要知道究竟什麼情形下使用「思維」這個詞才是合適的。如果你只想給一些特定的程序貼上「思維」的標籤,就必須說明哪些程序才配得上這個稱呼。如果你認為每種程序都有相應形式的思維,就必須對所有的思維和程序進行一個分類,而困難就在於我們目前還沒有充足的方法能夠對這些程序進行區分。

為什麼對程序進行分類如此困難呢?以前,我們常常會通過審視機器或程序把原材料轉化為產品的過程來對它們做出評判。但是如果認為我們的頭腦也是用這種工廠生產汽車的方式製造了我們的思維,就沒什麼意義了。二者的區別在於我們的頭腦所使用的程序也會改變它們自己,這就意味著我們沒有辦法把這些程序與它們的產物完全區分開來。更特殊的是,我們的頭腦還會產生記憶,而記憶又會改變我們之後的思維方式。頭腦的主要活動其實就是在進行自身的改變。由於這套自我調整型程序的思路在我們的生活閱歷中是前所未有的,所以我們還不能相信自己對於這件事情的常識性判斷。

再來說說我們的腦科學,想來以前應該也從沒有人會把機器作為數十億個工作部件來進行研究。即使我們明確知道了每個部件的工作原理,這麼做也是非常困難的,更何況目前的技術水平還不允許我們在高級動物處於真實的工作或學習狀態時對它們的腦細胞進行研究。其中一方面原因是這些腦細胞都極其微小,並且對傷害非常敏感;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這些細胞全都緊密地聚集在一起,而我們現在還不能完全勾畫出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結。

我們相信,一旦有了更好的設備和理論,所有這些問題就都能迎刃而解了。而且我們要面對的最大難題也不是「腦子是不是機器」這個哲學問題。其實我們沒有絲毫的理由去懷疑這樣一個事實:頭腦就是一種由無數個小零件組成的機器,這些零件一直遵循物理法則,進行著完美的協同工作。同時,就像每個人都知道的那樣,我們的思維也只不過是這個機器中的一些複雜程序而已。而真正棘手的問題是,我們目前對於如此複雜的機器幾乎沒有任何經驗,所以還無法對它們展開有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