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心智社會:從細胞到人工智能,人類思維的優雅解讀 > 25.4 連續感 >

25.4 連續感

儘管每個事物都會給我們留下印象,但還是會從我們的眼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其他呈現感更強的事物。我們對過去事物的「想像」會變得模糊,越來越弱,一個人的說話聲會淹沒於一天之中的各種噪聲內。當後續看到或感覺到某個事物的時間越長,之前事物留下的想像就越弱。因為人的身體在不斷變化,在感覺中移動了的部分就失去了作用,所以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對我們都只有一個同樣的效果。

——霍布斯

想像一下這些框架編隊可以做些什麼!它們可以讓我們把想像的場景「視覺化」,比如當我們移動的時候可能會發生什麼,因為關於我們預期能看到什麼的框架會自動被填充。不僅如此,通過使用其他程序來填充所有這些終端,我們還可以「想像」以前從未見過的場景和視角。但是,許多人發現很難考慮這種想法,即思維影像可以基於任何像框架編隊一樣粗糙的事物。我們的經驗世界似乎呈現一種完美的連續狀態,這種平滑的思維有可能來自框架之間突然的跳躍嗎?如果思維不停地從一個框架跳躍到另一個框架,那我們體驗到的感覺不會很唐突嗎?不過我們很少感覺到思維在轉換框架,最多也就是把一個視覺場景知覺為由一些不連貫的光點組成。我們為什麼會感覺事物都是以平滑、連續的方式推進的呢?是和某些神秘主義的想法一樣,因為我們的思維是某種流體的一部分嗎?我認為正好相反:我們感覺到持續、穩定的改變,是因為我們的思維中有一部分可以把自身與連續流動的時間隔離開!

換句話說,從一種思維狀態向另一種思維狀態平滑行進的感覺並非源於這種行進本身的性質,而是來源於我們表述它的那些描述。事物只有在被表述為跳躍狀態時看上去才會是跳躍的。自相矛盾的是,我們的連續感是因為我們對大多數改變都不敏感,而不是因為某種真實的感知力。存在的事物在我們看來是連續的,並不是因為我們持續感受到了當下正在發生的事,而是因為我們記住了事物在最近剛過去的時間裡是什麼樣子的。沒有這些短時記憶,所有的事物在每個時刻看起來都會是全新的,我們則不會有任何連續感,也不會因此產生存在感。

人們可能會認為如果擁有「持續的意識」,會是一件很棒的事,但它所造成的禍害比無用還要糟糕。因為我們的高水平智能組對現實的表述變化越頻繁,它們就越難在所感受到的事物中找到意義。意識的力量並非來自不間斷的狀態改變,而是來自足夠的穩定性,可以識別出環境中重要的變化。為了「注意到」變化,人們需要有能力忍耐變化。為了感受到什麼事物不隨時間改變,人們必須能夠檢查和比較當前狀態與最近剛過去的描述有何不同。我們不理會改變才會注意到改變,而不是因為改變本身而注意到它。

我們感覺到與世界的持續接觸不是一種真實的體驗,相反,它是一種內在錯覺(immanence illusion) 。當我們的視覺系統提出的每個問題都得到了迅速的回答,就好像那些答案早已在那裡時,我們會擁有一種真實感。這就是框架編隊提供給我們的:一旦一個框架填充了它的終端,在這個編隊中其他框架的終端也就被填充了。當視覺的每個改變都利用了終端已被填充的框架,雖然是默認的,但景像似乎也會瞬間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