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心智社會:從細胞到人工智能,人類思維的優雅解讀 > 22.8 干擾 >

22.8 干擾

是什麼讓我們可以忍住干擾,返回到之前的思想中來呢?控制短時記憶的智能體一定參與其中。許多干擾不僅來自外部,也來自思維內部,認識到這一點很重要。舉例而言,幾乎是最簡單的談話也會對它們開啟的思維列車造成干擾。想一想下面這個句子:

The thief who took the moon moved it to Paris.

(偷走了月亮的小偷把它移到了巴黎。)

我們可以把這個句子看作是在表達一個受到其他思維干擾的思維。說話者的主要目的是表達這個Trans-框架:

說話者意識到聽眾可能不知道小偷是誰,就用一個「關係從句」打斷了主句,「who took the moon」這個關係從句進一步描述了小偷這個「行動者」。碰巧,這個干擾從句也是一個Trans-框架的形式,所以現在語言智能組必須同時處理兩個這種框架。

英語傾向於用某些wh詞語,比如「which」和「who」來打斷聽眾的語言智能組,並讓它的短時記憶臨時存儲一下當前的代原體安排。這讓語言智能組更有能力理解產生干擾的短語。在月亮那個句子中,「who」這個詞讓聽眾準備好聽到關於「行動者」小偷的詳細描述。一旦完成,語言智能組又能「重新想起」之前在理解主句過程中的狀態。就算沒有wh開頭的詞彙,我們也總是能夠知道什麼時候要使用干擾程序。然而,過程並不總是很順暢:

The cotton clothing is made of is grown in the south.

(可譯作「這些棉布是用生長在南方的做的」或「織布的棉花生長在南方」。)

這句話讓人困惑,因為讀者傾向於把「cotton clothing」中的「cotton」當作是修飾「clothing」的形容詞,而句子的作者其實把它作為名詞使用。同一個句子如果設定在一個更大的背景下就更容易理解一些:

——Where do people grown the cotton that is used to make clothing?

(人們在哪裡種植用來織布的棉花)

——The cotton clothing is made of is grown in the south.

(織布的棉花生長在南方。)

第一句話激活了「cotton」的名詞意義,並且就這個主題提了一個問題。現在這個問題實際上成了一個命令:它讓讀者把注意力集中於某個特定的主題。在這個例子中,它讓讀者準備好為名詞cotton的表述加入更多結構,因此就不太需要明顯的打斷信號了。不過很奇怪,我們很少費心去用任何信號來終結產生干擾的短語。我們從來不會用某個詞語來結束「who」發起的內容。很明顯,我們通常都會準備好假定干擾短語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