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心智社會:從細胞到人工智能,人類思維的優雅解讀 > 17.9 不同的記憶跨度 >

17.9 不同的記憶跨度

每個人都可以掌控悲傷,除了悲傷者本人。

——威廉·莎士比亞

想像一下一個母親和一個新生兒。她的孩子需要她付出很多年的時間。有時她一定會想:「這個孩子為什麼值得這麼大的犧牲?」腦中會出現各種答案:「因為我愛他。」「因為有一天他會照顧我。」「因為他來到這裡是為了給我們傳宗接代。」但理性很少會回答這種問題。通常,這種問題會在家長繼續撫養孩子的過程中逐漸消失,孩子就好像是他們身體的一部分一樣。但有時,有些品性可能會壓倒那些保護兒童免受傷害的機制,從而導致悲劇發生。

這些家長對兒童和兒童對家長的聯結一定會以特定類型的記憶為基礎。有些記憶不太容易改變,我懷疑依戀關係所包含的記憶記錄就是那種能夠迅速形成,但變化特別緩慢的類型。從兒童的角度來說,這些聯結也許是由被稱為「印刻」的學習形式轉變而來,許多動物的幼崽都是通過印刻迅速學會識別家長的。從家長的角度來說,許多成年動物都會拒絕那些在出生後不久沒有產生聯結的幼崽,於是養育它們就變成了不可能的事。為什麼相互聯結的記憶這麼難改變呢?在動物中,撫養不相干的其他個體的後代通常是一種進化缺陷。人類嬰兒的發展必須受到額外的限制,要有恆定的成人模式作為他們人格發展的基礎。這類影響目標的聯結可以解釋在之後的生活中常常出現的無法抵擋的「朋輩壓力」。也許所有的依戀關係利用的都是同樣的機器。

許多動物還形成了其他類型的社會聯結,比如一個個體選擇了一個伴侶,在之後的生活中都一直與其保持依戀關係。許多人也會這樣做,有些人似乎沒有從看起來具有相似外表或特徵的備選項中進行選擇,但他們其實也有依戀對象。如果這些人依戀的不是特定的個體,那也一定是特定的恆定原型。還有一些人常常發現自己被熱戀所奴役,他們思維中的某些部分對此不滿,卻無法防止或克服。一旦形成,那些記憶聯結只會慢慢地逐漸消失。不同類型的記憶時間跨度在進化過程中適應的不是我們自身的需求,而是我們祖先的需求。

我們都知道哀傷的時間跨度似乎無情地長,我們常常需要很久才能接受失去自己所愛的人。也許這一點也反映出依戀的變化是緩慢的,儘管它只是影響因素之一而已。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釋,在經歷過身體、情緒或性方面的侵害後,人們會有很長時間的心理障礙。人們可能會問,如果這種經歷會產生這麼多破壞性的效果,為什麼還會與依戀的記憶有關呢?我懷疑任何形式的親密關係,無論多麼不受歡迎,都會對依戀和性所共用的機器產生影響。無論這個暴虐的情節有多短,都會在我們的普通生活中造成長期的精神錯亂,部分原因是那些智能組變化很緩慢。受害者以中立的態度對待當時的情境也沒什麼幫助,因為思維中其餘的部分無法控制這些智能組,只有時間才能讓它們重新正常運轉。人們用來建立身份的智能組如果無法正常工作,這種傷害比失明或斷手斷腳還要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