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心智社會:從細胞到人工智能,人類思維的優雅解讀 > 17.8 依戀影像 >

17.8 依戀影像

愧疚是不斷給予的禮物。

——猶太諺語

每個人都會談到目標和夢想,談到優先任務,談到好與壞,正確與錯誤,美德與邪惡。在兒童的思維中,倫理和理念是如何發展的呢?

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一個理論中,嬰兒會開始喜歡一個或兩個家長,這會以某種方式讓嬰兒吸收,或者用弗洛伊德的話說,「攝取」喜愛對象的目標和價值觀。自那以後的整個人生中,那些家長的影像會永存於已經長大成人的兒童的思維裡,並影響著所有他們認為值得追求的思想和目標。我們並不是一定要同意弗洛伊德的敘述,但我們必須要解釋兒童為什麼會發展他們家長的價值觀模式。只要安全,依戀關係就足以保證孩子會在家長附近活動。發展複雜的理想自我會有什麼生物和心理功能呢?

答案對我來說似乎很明顯。考慮到我們的自我模式這麼複雜,就連成年人都無法解釋。沒有某種模式做基礎,碎片式的嬰兒思維怎麼能建構這麼複雜的事物呢?我們並非生來就具有「自我」,但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都很幸運,生來就有人類看護者。於是,我們的依戀機制迫使我們專注於家長的方式,這使得我們可以建立與家長本身很像的影像。通過這種方式,文化中的價值觀和目標得以從一代傳到下一代。這些內容的學習方式與技能的學習方式不同。我們所學到的最早的價值觀受到與依戀相關的信號影響,這些信號表述的不是我們自己的成功或失敗,而是家長的愛或拒絕。當我們在堅持這些標準時,感受到的是美德,而不僅僅是成功。當我們違反這些標準時,感到羞愧或自責,而不僅僅是失望。這不單單是詞彙的問題:那些東西不一樣,就好像目的與手段之間的差異。

許多無思維的智能組是怎麼產生連貫性的呢?可能是弗洛伊德第一個發現,這源於嬰兒的依戀效應。幾十年之後心理學家才承認,把兒童與他們依戀的人分離,會對他們的人格發展造成毀滅性的影響。弗洛伊德還觀察到,兒童常常會拒絕一個家長而偏愛另一個家長,這個過程顯示出性別嫉妒的交互排斥,他稱之為俄狄浦斯情結。但如果說這種事情和依戀與性之間的聯結並無關聯似乎也很合理。如果一個身份的發展是以其他人為基礎的,那麼如果依戀兩種不同的成年「模式」勢必會讓人感到混亂。這可能會促使兒童通過拒絕或移除此情形中的一方來盡力簡化所處的情境。

很多人都不喜歡家長願望的影像從內部支配著個體的這種想法。但是作為交換,這種奴役也讓我們獲得了(與其他動物相比)相對的自由,不用被迫遵循那麼多不學而知的先天本能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