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心智社會:從細胞到人工智能,人類思維的優雅解讀 > 17.6 發展的先決條件 >

17.6 發展的先決條件

是什麼在控制思維的發展速度?儘管發展的一些方面取決於外部環境,還有一些似乎就是偶然,但有一些特定的方面似乎就是一個階段接著一個階段地不停發展,就好像這些階段已然注定。這又讓我們回到了以前的問題,發展為什麼是按階段進行的?

一項技能需要通過許多步驟發展,原因之一是它需要一些「先決條件」。你不能只是把房頂放在最上面就可以搭建房子,首先要砌一些牆才行。這不是一個武斷的規則,而是完成這項事業所固有的方式。對一些思維技能來說也是如此,人們無法學習某些程序,除非他們已經擁有了其他一些程序。皮亞傑懷疑某些特定的概念是需要先決條件的,他的許多理論都是以這個懷疑為基礎的。舉例而言,他認為兒童在形成質量守恆的概念之前,必須知道什麼操作是可逆的。這種假說引領皮亞傑做出了許多偉大的實驗。但想想這些實驗在1000年前就可以很容易地做到,它們所需要的設備只有兒童、水和各種各樣的罐子。皮亞傑的理念是不是設計這些實驗的先決條件?

要建立一個良好的「更社會」,在獲得「高」「細」「沒有損失」和「可逆」這些低水平的智能體之前,向兒童介紹「外表」和「歷史」這種中間水平的智能體是不切實際的。在達到相應的階段之前,這些管理者沒什麼可做的事!當然,嚴格來說這也不完全對,就像人們在蓋房子時可以利用腳手架先建屋頂,然後再建房子的四周。我們永遠無法完全確定一項技能的先決條件是什麼,這總是讓心理學變得很複雜。

我們對於兒童思維的發展知之甚少,原因就是我們無法觀察起作用的程序。要精煉一個新的智能組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在這段時期內,兒童的行為會受其他智能組的程序主導,這些智能組本身也在自身發展階段的重疊時期不斷發展。心理學家們所面臨的一個嚴峻的問題就是我們永遠也無法直接觀察到有些特定的思維發展類型。那些非常重要的「B-腦」程序尤其如此,我們會通過這些程序學習新的學習方法。它只有間接的產物才會出現在兒童的真實行為中,甚至在高水平的發展發生了很長時間之後才會顯現。最困難的可能是發覺抑製器和審查員的發展(相關內容見27.2)。要分析人們所做的事已經很困難了,還要去識別他們從來沒做過的事幾乎是不可能的。

更糟糕的是,我們觀察到的許多「發展階段」實際上並不存在。有時,每位家長都會產生錯覺,覺得孩子突然變了,這只是因為他們沒有觀察到過去一些更小的真實變化而已。這種情況下,如果真的存在一個「發展階段」,那也只是存在於家長的頭腦中,而不是存在於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