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心智社會:從細胞到人工智能,人類思維的優雅解讀 > 17.3 依戀簡化 >

17.3 依戀簡化

沒有一種行為比依戀行為所伴隨的情感更強烈。這種行為針對的對象是人們所愛的人,他們的出現會讓人感到愉悅。只要一個孩子主要依戀的人一直在身邊或者很容易找到,他就會感到安全。面對失去依戀的人的威脅,他會感到焦慮;如果真的失去了,他會感到難過;如果兩者都有,則很有可能引發憤怒。

——約翰·鮑比

大部分高等動物都進化出了本能的「限制」機制,讓年幼的後代可以緊緊跟著家長。人類的嬰兒也是如此,他們天生就傾向於形成特殊的依戀,所有的家長都知道自己有強大的效力。在生命早期,許多孩子都會開始依戀一個或一小部分家庭成員或看護者,有時這種依戀非常強烈,孩子可能有好幾年都不會離開依戀對像超過幾米。在這些年中,如果加長孩子與依戀對象的分離時間,可能會帶來抑鬱或不安,此時孩子的人格無法正常發展。

童年時期的依戀有什麼功能呢?最簡單的解釋就是它能讓兒童處於一種安全的教養和保護環境中。但根據我們的理論,人類的約束機制還有額外的功能,它促使兒童從特殊的年長者那裡獲得價值觀、目標和理想。這一點為什麼非常重要呢?因為儘管兒童可以有許多其他方式學習普通的因果關係,但除了根據某種已經存在的方式,兒童無法建構一個統一的價值系統。建立「有教養的人格」會超越任何一個單一個體的創造力。此外,如果可以獲得的成人模式太多樣,人們很難建立起連貫的人格,而且這可能導致很多衝突和不一致,造成彼此之間的互相抵消。如果依戀機制把兒童的注意力限制在很少的幾種模式中,就能簡化兒童的任務。

我們的依戀關係是如何發展的呢?對許多動物來說,依戀發生得非常迅速,依戀關係也很穩固,研究動物行為的科學家把它稱作「印刻」。那些讓我們學會家長目標的機器大概是通過我們動物祖先的機制遺傳下來的。可能我們在各種天生的系統學會辨認家長的特性後,就形成了嬰兒時期的依戀關係。這些特性包括觸覺、味道和氣味,然後是聲音,最後是面孔。

一旦這些依戀關係形成,兒童對陌生人和家長的面孔和聲音會做出不同的反應,因為它們會對我們如何學習產生不同的影響。依戀對象的喜愛或拒絕所產生的效應與普通的「成功-失敗」目標-獎勵不同,後者僅僅教給我們怎麼做才能達成目標。與依戀有關的信號似乎會直接作用於目標本身,因此可以調整我們的人格。依戀教給我們的是目的,不是手段,這樣就把家長的夢想加在了我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