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心智社會:從細胞到人工智能,人類思維的優雅解讀 > 17.2 依戀學習 >

17.2 依戀學習

假設一個孩子在以某種方式玩耍,這時出現了一個陌生人開始批評和指責。這個孩子可能會感到害怕和不安,並且試圖逃走。但如果在同樣的情形下,孩子的家長來了並開始指責和批評,結果就不同了。那個孩子可能不會感到害怕,而是覺得愧疚和羞恥,他不會想辦法逃走,而是會試圖改變自己正在做的事,以尋求安心和認可。

我懷疑這兩種情形涉及的是不同的學習機制。在面對可怕的陌生人時,孩子可能會學到「我不應該在這種情形下努力去完成當前的目標」。但如果是受到孩子所「依戀」的人的批評,他可能會學到「我根本不應該完成當前的目標」!在第一種情況下,孩子學習的是在哪種情形下完成哪種目標;在第二種情況下,孩子學習的是應該完成什麼目標。如果我的理論是正確的,那麼依戀的人出現,實際上會把學習效果轉移到不同的智能體中。要看到其中的差異,讓我們對差異發動機的概念做一些小調整,再來表述嬰兒可能會使用的三種不同的學習方式。

對於一般形式的失敗或成功信號,學習者會調節達成目標的方法。

在遇到喚起恐懼的干擾時,學習者可能會調節對情境本身的描述。

在遇到與依戀相關的失敗或獎勵信號時,學習者會調整哪些目標值得追求。

就我所知,這是一個關於依戀的新理論。它提出了一些特定的學習類型,這些學習只有在人們感到依戀的特殊個體出現時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