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心智社會:從細胞到人工智能,人類思維的優雅解讀 > 13.6 邊界效應 >

13.6 邊界效應

從皮亞傑的另一個實驗中,我們可以獲得更多關於兒童的真知灼見。給兒童展示一塊短積木放在另一塊長積木上,讓他們畫出這個場景。接下來讓兒童畫一個草圖表示,如果我們把上面那塊積木向右推一點兒會發生什麼。開始時,結果和我們預期的差不多。

原始狀態

向右移動後

但是讓兒童把同樣的事再做一遍時,我們看到了奇怪的結果。上面那塊積木的邊緣和長積木對齊後突然變短了!

為了搞清楚發生了什麼,把你放在兒童的位置上想一想。你已經開始畫那個短方塊的上沿,但你怎麼決定在什麼時候停止呢?

年幼的兒童還沒有能力按照很好的比例畫線。相反,他們傾向於使用的程序是尋找每個新特徵和畫作中已經呈現的其他特徵之間有什麼可識別的關係,根據關係放置新特徵。也就是之前已經描述過的「可以輕易描述的地方」。既然長積木中間沒有這種特徵,兒童會用和之前一樣的方法畫開始的部分,不管這種方法是什麼。但描述長積木末端的位置很容易,所以年幼的兒童一到了這附近就傾向於在這裡停止。皮亞傑將其稱為「邊界效應」,也就是傾向於把新特徵放置在容易描述與其他已有特徵位置關係的地方。

為什麼兒童不能簡單地複製他們所看到的內容呢?我們成年人並不真的懂得複製其實是多麼複雜的一件事,因為我們已經不記得自己在學會複製前所發生的事了。要製作一個好的副本,兒童必須把每條線都按比例畫,而且方向要與其他所有線條相符。但這些年幼的兒童很少能夠用手指沿著物體的輪廓邊線滑動,他們當然也無法在思維中把一個地方的形狀輪廓完全轉移到另一個地方。所以成人也許認為更加「抽像」的事對兒童來說實際上更容易一些:首先在思維中構想出場景中的關係,然後設計一個繪畫方案把這些關係表述出來。我們認為簡單的複製或模仿所需要的技能可能比我們認為「抽像的」表述所需要的技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