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心智社會:從細胞到人工智能,人類思維的優雅解讀 > 12.9 例外原則 >

12.9 例外原則

當一條法則或規則不是總能發揮作用的時候,我們能用它來做什麼?在我們發展「積木拱門」的統一框架時看到過一種方式,就是不斷改變它以適應新的例子。但如果已經這樣做了,還是有例外不能適應它時該怎麼辦?

例外原則(The Exception Principle) :篡改一條幾乎總是有效的規則很少有什麼意義,積累一些具體例外來對其進行補充是更好的辦法。

所有兒童都會瞭解鳥會飛,在水裡游的動物是魚。所以當有人告訴他們企鵝和鴕鳥是鳥但不會飛,或者鯨魚和海豚在水裡游但不是魚時,他們應該怎麼辦呢?當兒童遇到不再有效的統一框架時該怎麼辦呢?根據例外原則,不應該太草率就更改它們。我們不應該期望規則是完美的,而只能說什麼是典型的。如果為了讓每個例外都能被包含在內就去調整規則,那麼我們的描述將會變得太累贅,無法使用。先從「鳥會飛」開始,然後改成「鳥會飛,除非是企鵝或鴕鳥」,這其實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但如果繼續追求完美,那你的規則就會變成可怕的東西:

鳥會飛,除非是企鵝或鴕鳥,還除非它們死了,還除非它們翅膀受傷了,還除非它們被關在籠子裡,還除非它們的腳被埋在水泥裡,還除非它們經歷過可怕的事,心理上認為自己不能飛了。

除非我們把例外區別對待,否則它們會破壞我們試圖形成的泛化。想一想為什麼關於魚的常識性理念這麼有用。它是對一類事物一般信息的積累,這類事物有許多共同之處:它們是生活在水中的動物,有某種特定的流線型外形,通過各種各樣的鰭狀器官來蠕動身體和扇動水流。然而,生物學家關於魚的理念就非常不一樣,他們的理念會更多地涉及這些動物的起源和內部機制,因此強調的方面在視覺上就沒那麼明顯:如果鯨魚有肺而鱒魚有鰓,那它們就屬於不同的統一框架。兒童在聽到鯨魚不是魚的時候會感到困擾,因為相對於起源和機制,他們通常更關注用途和外表。他們更有可能像這樣分類:

那些動物是做什麼的?它們生活在哪裡?它們好捉嗎?它們危險嗎?它們有用嗎?它們吃什麼?它們味道怎麼樣?

像「魚」這種普通詞彙的能量來源於我們如何讓它們同時跨越這麼多意義的世界。然而,為了達成這一點,我們必須能夠容忍很多例外。我們幾乎沒有發現過不存在例外的規則,除非是在某種特定的人造領域中,比如數學和神學從一開始就缺乏有趣的不一致性。但要小心,不要把我們自己的意圖錯當成已經發現的自然現象。在現實生活中,堅持完美的法則所面臨的風險就是根本找不到任何法則。只有在科學領域,各種例外都必須被解釋清楚,付出這種代價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