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心智社會:從細胞到人工智能,人類思維的優雅解讀 > 12.8 不統一的問題 >

12.8 不統一的問題

什麼時候你應該積累,什麼時候又應該製作統一框架呢?應該選擇哪個,取決於你的目的。有時因為事物的形態相似而認為它們具有相似性是比較有用的,有時因為事物有相似的用途而把它們歸為一類比較合理。此刻,你可能希望強調相似性;但下一刻,你可能又想強調差異性。通常,我們需要把統一框架和積累混在一起使用。在「積木拱門」的例子中,我們發現可以有兩種不同類型的拱頂,一塊積木或一塊楔形物。與此相應,當我們使用「積木或楔形物」的語句時,實際上是在統一框架中插入了一個「次級積累」。

積累很少讓人感到很滿意,因為我們覺得理念應該有更多統一性。如果只是一堆毫不相關的東西列在一起,那麼像椅子、拱門或者貨幣這種詞就不會出現了。如果對那些東西沒有任何具有統一性的想法,我們在一開始的時候就不會列出它們!為什麼描述出它們的本質那麼困難呢?在接下來的幾部分中,我們會看到一些原因。這裡先列舉其中一個:

許多好的理念其實是合在一起的兩個理念,它橋接了兩個思維領域或兩種觀點。

當我們在結構和功能之間建立橋樑時,橋樑的一端代表的是目標或用途,另一端表述的是我們為達到這些目的而可能使用的東西。但那些結構很少能完全與功能相對應。問題在於我們常常尋找不同的方法來實現目標,這意味著我們會在橋樑的結構那一端發現積累。舉例而言,如果想夠到高處的一個東西,你可以站在椅子上,用棍子夠,或者請個子高的人幫你夠。與此類似,每一個結構也都對應著功能或目標的積累。我的同事奧利弗·塞爾弗裡奇(Oliver Selfridge)曾經寫過一本書,書名就是《用棍子可以做的事》(Do with aStick)。

目的與方法有著各自不同的世界,二者之間通常無法匹配得太好,所以當我們在其中一個世界發現了一個簡潔而有用的統一框架時,它通常在另一個世界裡對應著一個積累。

我們在更早的時候就遇到過這個問題。當我們把鳥歸類為動物,而把飛機歸類為機器時,其實就把不統一性強加給了那一類會飛的事物。之後,當我們遇到關於比喻的理論時,將會看到這類問題幾乎是無法避免的,因為我們知道,只有很少一部分方案的統一性可以跨越許多領域,因此這些方案也是非常珍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