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心智社會:從細胞到人工智能,人類思維的優雅解讀 > 12.7 積累策略 >

12.7 積累策略

讓我們對一些人的人格提出一個啞鈴理論。

統一框架者(uniframer) 為了支持想像中的規律,會不考慮差異性。他們更有可能是完美主義者,但也傾向於以刻板的方式思考。這有時會有些草率,因為他們為了製作自己想要的統一框架不得不否認一些證據。

積累者(accumulator) 沒有那麼極端。他們會不斷收集證據,因此不太容易犯錯,但他們的發現速度也會比較慢。

當然,這些想像中的人格只是一種漫畫手法,每個人都混合了這兩種極端狀態。儘管我們中有些人會更傾向於其中一種方式,但大部分人都發現了一些合理的折中方式。我確信我們所有人都會混合使用不同的學習策略,積累描述、K線、統一框架或者其他策略。表面來看,積累比統一框架更容易,但是選擇積累什麼可能需要更深刻的洞察力。無論如何,如果積累變得太過龐大而笨拙,我們就會試圖用一個統一框架來替代其中的某些成分。但就算我們成功找到了合適而簡潔的統一框架,也可以確定最終肯定需要積累一些例外,因為最初的描述很少能符合之後所有的目的。

舉例而言,當一個孩子第一次遇見狗,他可能首先會嘗試製作一個統一框架,把這種動物的組成部分進行歸類,比如眼睛、耳朵、牙齒、頭、尾巴、腿,等等。但是這個孩子最終會瞭解就算在這裡,也會有一些例外。

此外,那個統一框架也無助於回答孩子在面對任何一隻狗時最迫切需要回答的問題:這隻狗友好嗎?它會大聲叫嗎?它是那種愛咬人的狗嗎?每個問題可能都需要建立一個不同類型的等級樹。

這會產生一個無法避免的難題。我們各種各樣的動機和擔憂都很有可能需要一些無法調和的分類方式。你無法根據狗叫聲來預測它是否咬人。我們所建立的每個分類都體現著不同種類的知識,而我們很少能同時使用其中的好幾種。當我們有一個簡單而清晰的目標時,可能會選擇一種特別的描述方式,讓問題變得簡單而容易解決。但如果有幾種類型的目標發生了衝突,我們就很難知道應該去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