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心智社會:從細胞到人工智能,人類思維的優雅解讀 > 12.6 積累 >

12.6 積累

統一框架不是萬能的。我們常常想讓某個日常的理念變得精確,卻找不到什麼可以統一的地方。於是,我們只能積累一些例子。

要找到這些東西的共有屬性當然很難。硬幣是硬的扁圓形,鈔票又薄又軟,金銀都很重,貸款甚至都不是物理實體。我們把它們全部看作交易媒介,但這並不能幫助我們識別這些事物本身。傢俱也是這種情形。要說明傢俱是幹什麼用的並不難,它們就是「讓房屋適於居住的裝備」。但對於這些物體本身,就連「椅子」都不太容易找到一個統一框架。它的功能角色似乎很清晰,「一個可以坐在上面的東西」。問題在於人們幾乎可以坐在任何東西上,長凳、地板、桌面、一匹馬、一摞磚、一塊石頭。就算是定義「拱門」都有問題,因為許多我們認為是拱門的東西都不符合我們「積木拱門」的統一框架。

所有這些形狀都可以描述為「帶有洞的形狀」或者「橋接一個缺口的積木」,但這些描述還會包含一些我們不想當作拱門的東西。如果找不到統一框架,最簡單的學習方式就是積累對經驗的描述。

開始的時候,積累例子可能比找到更統一的方式來表述它們更容易。但是這樣做是有代價的:當我們試圖推理一些事情時,積累就變成了一件麻煩事,因為那時我們就不得不找到不同的論據或解釋來證明每個單獨的例子。也許,腦的不同組成部分已經進化到可以兩種策略都使用。如果各個智能體互不干擾,所有的例子都可以同時處理,那麼積累就不需要太長時間。不過一旦那些程序開始需要彼此的幫助,整個社會的效率就會迅速下降。也許減速本身就是一種刺激,促使我們想辦法統一,至少對那些我們經常使用的智能體來說是這樣。

關於我們什麼時候開始使用新的統一框架,還有一個更簡單的理論,那就是在腦中,對於各種類型的智能體可以直接獲得多少K線在結構上是有限制的。舉例而言,在一個特定的等級結構中,一個特定智能組中的智能體在每個分類中可能只能積累不超過7個分支。一旦積累超過這個數量,智能組就被迫要把某些例子合併到一個統一框架中,或者到其他地方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