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心智社會:從細胞到人工智能,人類思維的優雅解讀 > 12.4 結構與功能 >

12.4 結構與功能

當眼睛或想像力遇到了某種不尋常的現象,活動著的思維接下來就會按照自己的執行方式來轉化這些現象。

——塞繆爾·約翰遜

假設一個成年人看著我們那個孩子說:「我看到你造了一個拱門。」那個孩子可能會怎麼理解這句話呢?要學習新的詞彙或新的理念,人們必須與思維中的其他結構建立聯結。「我看到你造了一個拱門」應該讓那個孩子把「拱門」這個詞與負責描述「積木拱門」和「換手」現象的智能組相連,因為這些就是那個孩子思維中的內容。

但人們不是僅僅靠把事物與名字聯繫在一起就能學習。每個詞彙-理念還必須加入一些原因、行動、目的和解釋。想一想,「拱門」這個詞對一個明白拱門的工作原理和構造的真實孩子來說意味著多少事,他們可以用多少方法來使用它們!一個真實的孩子一定也會注意到,拱門就像以前見過的很多其他事物的變體一樣,比如「沒有路的橋」「帶門的牆」「像桌子一樣」,或者「像一個倒著的字母U」。我們可以利用這種相似性來幫助發現其他有利於我們實現目的的事物:比如把拱門當作是一個通道、一個洞或者隧道,它可以幫助一些人解決他們關注的運輸問題。什麼樣的描述對我們來說最有用呢?這取決於我們的目的。

我們最強有力的思維方式就是那些讓我們可以把不同環境中學到的內容融合在一起的方式。但人們怎樣同時用兩種不同的方式思考呢?通過在思維中的某處建立一些不同類型的拱門。

在思維的不同地方之間架設橋樑,這是不是一種很傻的比喻?我敢肯定,我們經常用熟悉的空間形式來設計思維並非出於偶然。我們後來的思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在生命早期學到的關於空間世界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