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心智社會:從細胞到人工智能,人類思維的優雅解讀 > 9.2 重新劃分選區 >

9.2 重新劃分選區

我們都知道成就會帶來滿意,而且我們傾向於假定它們之間有直接的關聯。在非常簡單的動物中,「滿意」的意思不過是滿足簡單而基本的需求,對它們而言,滿意和成就實際上應該是一個意思。但是在複雜的人腦中,在處理人體需求的智能組和表述或識別我們智力成就的智能組之間還穿插著許多層次的智能組。那麼在這些更加複雜的系統中,那些成就所引起的愉悅感和失敗引起的不愉快有什麼重要意義呢?它們一定是與我們更高水平的智能組如何進行總結有關。

設想有一次你不得不送一件禮物給朋友。你必須選一件禮物,還要找一個盒子來包裝它。很快,每項工作都被分成了若干個小任務,比如找到線和捆住它們。解決困難問題的唯一方式就是把它們分割成更小的問題,之後如果還是太困難,就繼續分割。所以困難的問題總是會形成分支為樹狀的子目標和子問題。要決定把資源應用於什麼地方,我們的問題解決智能體需要對事情的進展有簡單的總結。讓我們假定每個智能體的總結都以它們管轄的智能體的總結為基礎:

當所有事都完成後,如果有人問你是否喜歡整個過程的體驗,你可能會說「挺有意思」或者「很糟糕」。但是這樣的總結並不能代表你的智能組們實際學到了什麼。你的打結程序學到了哪些行動可行,哪些不可行;你的折紙和禮物選擇程序又有其他的失敗和成就;但你對整個過程體驗的評價不能反映所有這些細節。如果整件事最後讓你「不開心」,那麼未來你可能就不太傾向於再送出禮物,但這對你所學到的關於折紙和打繩結的事應該沒有什麼影響。沒有一種簡單的「好」或「壞」可以反映你的智能組內部發生了些什麼,其中需要揭示的信息比這兩個字要多得多。那麼為什麼我們把感受分類為積極和消極,並且總結出「整體而言」淨效果是好是壞,而且這似乎已經讓我們感到滿意了呢?的確,感受有時是混合在一起的,而且所有的事似乎都有些苦樂參半,但是我們將來會看到,我們之所以會過度簡化是有很多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