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心智社會:從細胞到人工智能,人類思維的優雅解讀 > 6.2 信號與跡象 >

6.2 信號與跡象

我們是如何理解事物的?我認為,通常是通過某種形式的類比來完成的。也就是把每個新的東西都看作我們已知的某個舊東西。如果某個新事物的內部工作機制太陌生或太複雜,無法直接處理,那麼只要有可能,我們也會把其中的某些部分與自己熟悉的跡象聯繫起來。通過這種方式,每種新奇的事物看上去都像是更普通的東西。使用信號、符號、單詞和名稱真的是一項偉大的發現,它們讓我們的思維可以把陌生的事物轉換成司空見慣的事物。

設想一個外星人發明了一種全新的方式讓人可以從一個房間進入另一個房間。這項發明的功能和門的作用一樣,但它的樣式和機理超出了我們目前的經驗範圍,我們認不出這是一扇門,也猜不到如何使用它。其所有的物理細節都不對頭。我們平常所期望的門不是這樣的,而應該是鑲嵌在牆裡、帶有合頁、可以轉動的一塊木板。不要緊:在它的外表添加一些裝飾、符號、圖標、記號、詞彙等能提示它用途的跡象。給它包上長方形的外形,或者加上一塊用紅白相間的字體寫著「出口」的推板拉手,那麼每個來自地球的人不用想也能知道那個偽裝出來的傳送器是幹什麼用的,並知道把它當成門來用。

剛開始時,給一個不是門的新事物加上和門有關的符號感覺很奇怪,但我們其實一直都處於這樣的窘境中。我們的思維中沒有門,只有各種跡象之間的聯結。誇張一點兒說,我們所謂的「意識」只不過是心理屏幕上不時閃過的菜單,供其他系統使用而已。這非常像玩電腦遊戲的人用符號啟動複雜的遊戲機,但他們其實一點兒也不明白這中間的工作原理。

當你去思考它的原理時,也幾乎不太可能搞明白!想想如果我們真的面對著腦中由萬億線路組成的網絡又能怎樣呢。這些結構中少之又少的一些部件已經被科學家們觀察了很多年,但人們仍然無法理解它們的運行原理。幸運的是,用語言或信號來啟動思維中一些有用的程序,對我們的日常生活來說已經足夠了。誰會去管它們是怎樣運作的,只要它們正常工作就行!想想錘子對你來說是不是基本上就是用來敲東西的,球基本上就是用來丟出去和接過來的。為什麼我們對事物的理解通常不是「它是什麼」,而常常是「它是做什麼用的」?那是因為我們的思維進化到現在,並沒有變成一種科學或哲學工具,而是要去解決填飽肚子、保證安全、繁衍後代等實際問題。我們傾向於認為知識本身是好東西,但知識只有在可以幫助我們達成目標的時候才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