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虛擬現實:萬象的新開端 > 散漫的名字 >

散漫的名字

在本書記載的事情發生很久之後,1999年秋,《全球評論》(Whole Earth Review)雜誌刊登了我的一篇文章,描述了「虛擬現實」一詞在當時的廣泛使用,它用於指代很多事物。我摘錄了以下內容,稍微進行了修改:

幾十年前,我將一種計算機用戶界面技術稱為「虛擬現實」。社會和軀體兩種特質共同創造了與孤獨的虛擬世界完全不同的事物。虛擬現實成為人與人之間的間隔或連接,這個角色之前只能由物理世界擔任。「現實」這個詞很恰當。

當意識相信它所感受的事物持久存在時,就會產生「世界」。當意識相信存在其他意識與它共享這個世界,能夠進行溝通,產生共鳴時,就會產生「現實」。之後再加上身體部分。意識可以佔有世界,但身體生活在現實中,VPL的人體界面,包括手套和服裝,既是為身體,也是為意識打造的。

流行文化幻想曲

我們現在不考慮實際技術,跟著流行文化幻想曲這個比喻,跳出實驗室,進入寬廣的世界。虛擬現實的隱喻潛力無窮,我們幾乎無法跟蹤得到。

以下是截至1999年夏,對目前使用情況的不完整統計:

‧ 違反真相的犯罪行為:在上次總統大選中,4位全國候選人[3]中的每一位都曾指責對手「活在虛擬現實中」,這還是他們的委婉說辭。在其他時候,他們用的是「過家家」這種更過分的詞。「虛擬現實」指的是不夠友善和聰明,是一種錯覺,而不是操縱。

‧ 一次創造力的全面勝利:弗蘭克·西納特拉(Frank Sinatra)的CD(高密度光盤)封面上吹噓「弗蘭克唱歌時創造了虛擬現實」。這個詞後來在小說、電影和唱片的大肆宣傳中反覆出現。

‧ 普遍異化:技術文明使人與自然現實之間產生距離。不僅僅是馬克思主義者所講的與工作疏遠,個人還因大眾媒體和其他普遍技術的極度混亂疏遠了自然生活。曾有人給我一個偽X世代中期的冰箱貼,冰箱貼上惡意書寫的「虛擬現實」一詞覆蓋了諾曼·洛克威爾(Norman Rockwell)家族。在這裡,虛擬現實在本質上被憎恨和恐懼電視的人視為電視的終極形式。

‧ 技術帶來的狂喜或頓悟:《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第一個關於虛擬現實的封面故事,竟然將其稱為「電子迷幻藥」。

‧ 技術帶來的超越視角:好萊塢劇本經常將虛擬現實作為賦予人物、觀眾知識優勢的設備,認為帶著護目鏡的人會看得更遠。在早期的《割草人》(The Lawnmower Man)中,知識常常用於統治世界或破案,而在最近的作品《黑客帝國》(The Matrix)中,英雄使用逃脫虛擬現實的能力,成為佛祖或基督式的人物,比普通人更聰明的人物。

隱喻核心的模糊性

為什麼關於這種用戶界面技術的隱喻會有如此多流行的引申含義?我認為原因是虛擬現實讓人想起了計算機和數字化產品地位方面的未解之謎。

計算機科學家可能會將整個世界看作一個大型計算機或算法有機體集合,如樹木或人類的集合。他們向公眾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現實和一台很好的計算機之間是否存在根本區別?

他們用流行隱喻的方式解釋了虛擬現實的兩面性。虛擬現實是超越的,因為如果現實是數字化的,就可以被編程,一切都會成為可能。你可以享受像夢想一樣多元的宇宙,並與其他使用設備的人共享,而不是困在自己的頭腦中。在相互關聯的人們眼中,一棵樹可以突然變成閃閃發光的瀑布。

另一方面,如果現實是數字化的,一切事物都與其他事物並無兩樣。幽閉恐懼很快就會到來:比特就是比特。當你看到樹變成瀑布,你會意識到無論比特是樹或者是瀑布,無論你是不是你,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