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虛擬現實:萬象的新開端 > 關注自我的技術 >

關注自我的技術

VR是一個難以解釋的課題,因為它很難被限制在某個領域內。它直接與其他學科相關聯。我曾經為了VR這一學科的工作,請教過數學、醫學、物理、新聞、藝術、認知科學、政府、商業和電影領域的人士,當然還有計算機科學領域的人士。

第11個VR定義:VR是最中心的學科。

對我來說,VR最大的價值就是去除雜味。

每個人都習慣了生命以及我們的世界中最基本的體驗,我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而一旦你的神經系統適應了一個虛擬的世界,等你回過神來,就有機會體驗在微觀世界中重生的感覺。最普通的表面、廉價的木材或普通的土壤,都在短時間內因其無限的細節大放異彩。甚至凝視另一個人的眼睛這件事都變得頗具衝擊力。

VR在過去和現在都是一種啟示,而不僅僅是重新揭示一個外部世界這麼簡單。在某個時刻,你會突然注意到,即使一切都在變,你還是在那裡,在世界的中心體驗存在的一切。

在我見到了那只巨大的手之後,我自然地轉而利用動物、各種各樣的生物,甚至是有生命的雲朵來做實驗。當你將身體轉變到一定程度時,就能開始感受到強大的效果。有關你與你的世界的一切都可以變化,但你仍然在那裡。

這種體驗太過簡單,以致很難傳達。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已經習慣了活著,但其實活著就是一個奇跡,只是讓人覺得平凡。我們開始感覺到,彷彿包括我們在內的整個世界都只是一種機制。

機制是模塊化的。如果將一輛車的所有零件用直升機的零件替換掉,那麼到最後你將會得到一架直升機,或是一個垃圾組合,但絕不會是一輛汽車。

同樣,在VR中,你可以一個一個地替換體驗中的元素。你拿走房間,用西雅圖替代它。然後拿走你自己的身體,用一個巨大的身體替代它。即便所有的元素都消失了,但你還在那裡,體驗著剩餘的一切。因此,你與車和直升機是有區別的。

即使身體變化了,整個世界的剩餘部分也變化了,你的體驗中心仍然不會變。VR剝離了現象,揭示了意識始終存在並且保持真實這一道理。VR是一種將你暴露給自己的技術。

我並不保證VR體驗者一定會注意到那些最重要的景象。我之前也沒有注意到我正在研究的東西中最基本的元素,直到我發現了VR中的漏洞,比如那只巨大的手。我想要知道,怎樣的元素閾值可以讓其他人欣賞到VR體驗中最基本但最深刻的本質。

第12個VR定義:VR是關注體驗本身的技術。

技術改變一切,因此,我們有機會發現這樣一個道理——通過盡可能地推動技術發展,我們就能重新發現自身中超越技術的一些存在。

VR是一種以最人性化的方式接近信息的方法。它暗示了一種以內在為中心的關於生命和計算的觀念,這與大多數人熟悉的觀念幾乎是相反的[5],而這種反轉具有巨大的影響。

VR研究人員必須承認內在生命的現實,因為如果沒有它,VR將是一個荒謬的想法。一個人的Facebook(臉譜網)網頁可以在他死後繼續存在,但他的VR體驗將不復存在。如果不是你的VR體驗,那還能是誰的呢?

VR讓你能夠以純粹的方式感受自己的意識。你存在於系統中一個固定的點上,除此之外,其他的一切都可能發生改變。

在VR裡,你可以體驗與朋友一起飛翔的感覺。你們都能變成散發著光芒的天使,翱翔在鑲滿黃金尖塔的外星球上空。想想當你在這些黃金尖塔上方翱翔時,到底是誰存在於這個世界中?

大多數技術會讓人覺得,現實只是一片由小玩意兒構成的海洋,你的大腦和你的電話以及雲計算服務融合成一個超級大腦。你對Siri(蘋果智能語音助手)或微軟小娜講話,就好像它們是真人一樣。

VR這種技術強調了你的主觀體驗的存在。它證明了你是真實的。

[1] 關於這個觀點的爭論十分普遍,尤其是在20世紀80年代。從當時到現在一直存在的觀點是,我們最終將通過一種假設的終極納米技術掌控物理現實中的每個細節,這樣,VR和物理現實之間就不再有區別了。例如,增強的人類解剖學假設的未來怎麼樣?如果我們通過增強的感覺器官更好地看清這個世界,我們是否也能直接利用模擬數據來提供同樣的器官?這些爭論無休無止,但我仍然認為,在探測偽造方面,大腦會不斷進步。請記住,我們不能超越現實的交互性。如果我們有一天利用超高分辨率的人工視網膜提高了我們的視力,因而能看到更多的顏色——即便到那個時候,感知的關鍵仍然是交互性,是探測。如果到了那個時候,我們環顧四周,VR也不會與我們通過新眼睛看到的世界一樣真實。

[2] 有人建議說,這和「太極」中的「極」是一個意思,但我對此不太瞭解。

[3] 以下這個例子能證明,科學是關於接近,而不是關於實現的:20世紀給我們帶來了兩個物理理論——量子場理論和廣義相對論。這兩個理論都非常完美,目前還沒有人成功設計出任何實驗來反駁它們的準確性。但在某些有關宇宙整體或黑洞的極端情況下,這兩個理論又相互矛盾。

因此我們認識到物理學尚未「完成」。這並不意味著進步是不真實的。相對論讓我們的GPS傳感器具備精確性,而量子場理論讓我們可以將結果數據存入海底的光纖電纜。如果沒有這些理論,我們是不可能做到的。但仍然有更多的東西等待我們去發現。

科學並不意味著一定要得到最終結論,這樣說可能會帶來情緒上的不滿。我們的大腦會產生思想,也想要現實和思想一樣,立場鮮明,具備柏拉圖精神。但科學只意味著逐漸的進步,在無盡的黑暗中點亮燭火。

大腦可以產生固執的想法,並希望現實以某種指定的方式發展和結束。唉,我們從未完全地、即時地理解永恆的現實。

由於科學並不能絕對實現,人們可能覺得在情感上被科學欺騙了。這就像我們想要一個完美的國王,但我們得到的只是不完美的政客。這種感覺很糟糕。

我也有這種感覺。我有時希望科學可以完美一點,但其實你只能習慣事物真實的現狀。我們能進步,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一個驚喜,一件令人驚歎的好事。我們可以理解的比以前更多。即使這樣,一想到我們並不是全能的,也讓人頗為沮喪。

我們理解中的缺陷,可以讓我們以抨擊政客的方式來抨擊科學。氣候變化否認者和反抗疫苗人士認為,如果科學沒有完全實現,那麼,任何事情都不會得到解決。有時候,某些人工智能人士可能認為,因為我們瞭解到了一些關於大腦運作的知識,我們就一定瞭解了大腦運作的所有關鍵信息。

我感受到了這些誇張想法背後的情緒,但科學值得信任的原因就在於,它並不承諾萬能。只有江湖騙子才會承諾自己是萬能的。科學已經解決了一些問題。朋友,雖然你想要的是一切,但要接受其中的一部分,有那麼困難嗎?

當你抨擊體面但不完美的政客時,你只會得到假裝成國王的更糟糕的政客。當你抨擊不完美但有效的科學時,你就給了騙子可乘之機。

[4] 如果是盲人,這個原理同樣適用於聽力。

[5] 這是一個對某些人來說顯而易見的觀點,因此他們會覺得我說這些有點兒無聊,而另一些人則會覺得有點兒困惑。如果你覺得困惑,可以看看這本書後面有關人工智能的章節(從第19章「宗教的誕生」一節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