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吃的真相3:帶你認清「毒」食 > 「強化食品」,爭議為何那麼大? >

「強化食品」,爭議為何那麼大?

從理論上說,常規飲食足以提供正常人所需的全部營養成分。而現實中,做到這一點卻很困難。比如說鈣,對於不吃奶製品的人來說,從其他食物中獲取足夠的量並不容易。還有鐵,除了紅肉、肝臟等少數幾種,它在食物中的含量並不高——並且以上這幾種食物存在其他的健康風險,並不適合長期大量地食用。此外,碘、硒、氟這樣的成分,在某些地區的人群中會普遍缺乏。

如此,「強化食品」就出現了,指的是那些加入了某些特定營養成分的常規食品,其目的就在於通過補充人們普遍缺乏的某種成分來改善社會的健康狀況。存在歷史記載的最早的「強化食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年,有位波斯醫生提倡往葡萄酒裡加鐵來提升士兵的戰鬥力。到了近代,1831年有位法國醫生提出了食鹽加碘防治甲狀腺疾病。但直到「一戰」與「二戰」之間,「強化食品」這一概念才真正建立。「二戰」之後,美國普遍開始在食鹽中加碘。科學界和主管機構認為,碘鹽的實施對於消除碘缺乏症起到了顯著作用。在中國為「碘鹽致病」炒得不可開交時,有美國學者甚至認為由於本國人食鹽攝入量的下降導致了碘攝入量的下降,從而造成了碘缺乏病的上升,所以應該增加碘攝入量。現在,美國的「強化食品」隨處可見,人們也習以為常。碘、鈣、維生素、鐵甚至某些氨基酸是常見的強化營養成分,而麵包、早餐穀物、果汁、豆奶、零食、鹽則是常見的被強化食品。

「強化食品」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的產品。在吃飽飯都成問題的時候,就無力去考慮那些「健康風險」的問題。一萬個人中有10個人還是30個人得某種病,個人可能感覺不到什麼差異。但對於一個社會來說,這就意味著公共醫療資源在這種病上的需求相差3倍,非常可觀了。比如,美國認為出生嬰兒神經管缺陷的發生率下降了25%~50%是普遍補充葉酸所致。而從1938年開始在麵包中強化煙酸則有效降低了糙皮病的發生。以上,對於個人倒未必有切身的體會。

在中國,情形比較有趣。碘鹽、AD鈣奶早已為人們耳熟能詳,「營養強化大米」、「鐵強化醬油」、「營養鹽」也不時見諸報端。一方面,人們對於「造骨蛋白」之類沒有科學根據的商業炒作趨之若鶩;另一方面,又對政府主導的「強化食品」疑慮重重,甚至口誅筆伐。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

一個社會,以公共決策之名來推行強化食品,應該遵循這樣幾條原則:安全、有效、不改變食物的口感風味和外觀、不明顯增加食物的成本。此外,還有爭議非常大的一個關鍵點:強制還是自願?

對於消費者來說,關注焦點首先是安全。因為「強化」改變了食物的「天然組成」,所以公眾首先會懷疑它不安全。另外,每一種強化成分的人體必需量都是有一個範圍的,過多有害健康。到底多少是「滿足需求」,多少是「過多」,需要權威機構廣泛審查文獻來決定——這種權威機構,或者是政府委任的,或者就是相關的國際組織。某些媒體或者「專家」找出幾篇文獻隨便說,甚至不恰當解讀數據,是許多公眾恐慌的一大來源。公眾往往不理解「過多」到底是多少,經常覺得「強化」了就是「過多」。實際上,通常那些強化成分,在「滿足需求」和「過量」之間,都有比較大的緩衝地帶。比如鐵,推薦的成年人每日鐵需求量分別是男性8毫克和女性18毫克,而「過量」則需要45毫克;再比如碘,推薦量是150微克,而歐盟和美國的「過量標準」則分別定為600微克和1000微克。在正常進食情況下,人們從一種強化食品中攝取的量通常只是「需求量」的幾分之一。可見,即使吃多種強化食品,要超過「安全上限」也並不容易。

除了因為誤解而產生的恐慌,公眾對於「強化食品」的質疑更多來自於對「強制推廣」的不滿。在這個自我意識逐漸覺醒的時代,「強制推廣」的效果往往是適得其反。再加上並不合理的高價格,以及主管部門與商家之間可能存在的利益糾葛,更加劇了消費者對於「強化」的反感。

從技術上說,設計合理的「強化食品」有利公眾健康。但是,如何讓「理論上的好事」成為「實際上的好事」,並讓消費者接受,需要主管部門和食品企業認真尋求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