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吃的真相3:帶你認清「毒」食 > 大米裡的添加劑究竟是什麼? >

大米裡的添加劑究竟是什麼?

事件

2011年5月,有媒體報道,6月20日實施的新版《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大米被允許添加3種添加劑。繼而,央視某欄目中,出席專家稱大米中使用添加劑已有30年歷史。

食品添加劑正讓許多人寢食難安,緊接著又驚曝「大米中使用食品添加劑已經多年」的重磅新聞。作為「主糧」的大米,毫不意外的引起了巨大關注,以至於衛生部幾乎在第一時間就做出了回應。

「大米添加劑」是什麼東西?

按照最新版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可以添加到大米中的食品添加劑有三種:

澱粉磷酸酯鈉:它其實是一種改性澱粉。現代食品技術中,通過「改性」來改善澱粉的性能是一種常規技術。通常使用的「改性」技術有物理處理、化學處理和酶處理。澱粉磷酸酯鈉是用磷酸處理過的澱粉,屬於「化學改性」的一種。它的作用是增加黏稠度。

雙乙酸鈉:它不是一種單一的化學成分,而是乙酸和乙酸鈉等量混合得到的。如果還記得初中化學,應該明白乙酸就是醋酸,食醋的有效成分。乙酸鈉是醋酸的鈉鹽。它們各自有防腐劑功能,混在一起也還是起防腐作用。

殼聚糖:是從蝦、蟹等動物的殼中提取的一種多糖。實際上,殼聚糖更多是以保健品的形式出售。它是一種可溶性膳食纖維,會增加食物的黏度,因而可以延長食物的排空時間,增加飽腹感,從理論上說或許有助於減肥。此外,可溶性膳食纖維能夠帶走一部分膽汁,有助於降低膽固醇。作為食品添加劑,也可以增稠。它很難溶於水,可以在大米表面形成薄膜,從而使大米顯得光潔。

它們的安全性如何?

對於食品添加劑,人們更關心的還是它的安全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的評估,中國允許加到大米中的這幾種添加劑都是安全性很高的物質。

澱粉磷酸酯鈉:改性澱粉的方法很多,需要一種一種進行安全審查,經過批准才能進入食品行業。澱粉磷酸酯鈉是獲得了通行證的一種,因為其安全性高而不進行用量限制。

雙乙酸鈉:JECFA確定的雙乙酸鈉安全上限是每天每千克體重15毫克。一個60千克的人,每天可以攝入900毫克。國家標準是每千克大米中添加不超過200毫克。因為雙乙酸鈉並不穩定,實際上只會殘留下一部分。國家標準規定的殘留量是每千克大米不超過30毫克。也就是說,即使一個人每天吃1千克大米,在合法的最大殘留量下也只有安全攝入上限的三十分之一。即使是1千克剛剛按照最大允許量添加的大米,也不到安全攝入上限的四分之一。雙乙酸鈉也被允許加入其他多種食物中,其允許添加量的規定與此類似。一個人無論有多好的胃口,一天也無法吃下幾十千克食物,所以不管有多少種食物中含有它,只要是規範使用,都不會使人們超標。

殼聚糖:能夠被批准作為保健品,就是因為它沒有安全性方面的擔心。國家標準中還是設定了一個每千克100毫克的限量。哪怕是每天吃1千克這樣的大米,其中添加的殼聚糖相對於保健品的服用量也微不足道。

有沒有必要添加?

央視的節目請的專家意見基本上都是大米中的這些添加劑「沒有必要」。在釐清了前面兩個問題之後,這個問題也就比較清楚了。

澱粉磷酸酯鈉:實際上這是一個很奇怪的「添加」。大米都是顆粒狀的,把澱粉加到其中,而且要保持大米的本來形態,既麻煩又沒有多大好處。黏稠的大米也未必就比不黏稠的更貴。

雙乙酸鈉:其作用是防腐,但是大米本身含水量很低,只要正常的保存條件就可以保存一兩年而不變質。這對於通常的大米產銷來說已經足夠了,添加防腐劑延長保存時間很難帶來經濟效益,反而徒增成本。

殼聚糖:通過殼聚糖使大米表面更加光潔可以獲得更好的「賣相」,殼聚糖本身的增稠作用也能改善米飯或者粥的口感。從這個角度上說,添加殼聚糖可能是有市場的。它所起的是一種「錦上添花」的作用,而不存在「是否必要」的問題。殼聚糖也並不便宜,要不要添加也就取決於成本和「添花」結果是否有足夠的吸引力了。理論上說,殼聚糖形成的膜也有助於保存,不過大米本來就不易變質,這一作用也就沒有什麼意義。

是否該禁止添加?

確實如央視請的專家們所說,大米中的這幾種添加劑,都沒有什麼必要。實際上,引發質疑的只是國家標準「允許添加」。到底市場上有多少大米中添加了這些東西,相關報道也沒有提供。

從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原則來說,「沒有必要添加」就不應該加。不過,「有沒有必要」和「該不該禁止」也還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作為主管部門,「該不該禁止」的主要依據應該是「安全性如何」,而他們的責任,應該是保證如實提供這些物質的安全性評估結果,以及允許的添加量;在實際監管中,保證商家如實地向消費者提供了添加信息。在此基礎上,如果使用了添加劑的產品能夠得到消費者認同,那麼就是「有必要的」;反之,如果消費者不接受,就是「沒有必要的」。

探討:「是否允許使用」不是「是否要求使用」——就像香煙,法律「允許抽」,並不意味著人們開一家餐館就不能禁止吸煙,更不意味著大家不能把「不吸煙」列入徵婚要求。「有沒有必要」的問題,應該交給市場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