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食物是最好的藥 > 2.藥食兩用小詞條解讀 >

2.藥食兩用小詞條解讀

四性:四性又稱四氣,是食物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性質。中醫認為,能治熱證的藥物大多性寒或涼;能治療寒證的藥物大多性溫或熱。《神農本草經》云:「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同理,熱性或溫性食物,適宜寒證或陽氣不足之人;寒性或涼性的食物,則適宜熱證或陽氣旺盛者。此外,食性還要與四時氣候相適應,寒涼季節要少吃寒涼性食品,炎熱季節要少吃溫熱性食物。

五味:是指酸、苦、甘、辛、鹹五種味道,此外還有淡味和澀味,因淡附於甘,澀常伴有酸,並且酸澀作用基本相同,因此按習慣仍稱為五味。五味的確定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與實際口嘗感覺有關,二是臨床應用的歸納和總結。所以,五味上升為藥性理論來認識,已遠遠超出了味覺的概念,而是與功效應用密切相關。五味各有作用:辛味宣散,能行氣,通血脈;甘補益強壯,凡氣虛、血虛、陰虛、陽虛以及五臟虛羸者比較適宜;酸味收斂、固澀,能增進食慾、健脾開胃、增強肝臟功能;苦味具有清洩、燥濕的功能,適宜熱證、濕證病人食用;鹹味能軟堅散結、潤下,凡結核、痞塊、便秘者適宜食用。過分偏嗜會導致五臟機能受損,甚至引起疾病。

歸經:因為食物或藥物被食入後,需要通過經絡通道才能歸入其所選擇的臟腑,所以叫做「歸經」。「五味入口,各有所歸」,酸味多入肝,辛味入肺,苦味入心,甘味入脾,鹹味入腎。中藥常常有一藥歸兩經、三經,如山藥能歸肺、脾、腎三經,故凡肺虛、脾虛或腎虛之人,皆可食用。

道地藥材:是指一定的藥用生物品種在特定環境和氣候等諸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所形成的產地適宜、品種優良、產量高、炮製考究、療效突出、帶有地域性特點的藥材。它是一個約定俗成的、古代藥物標準化的概念,以固定產地生產、加工或銷售來控制藥材質量,是古代對藥用植物資源療效的認知和評價。道地藥材的藥名前多冠以地名,以示其道地產區。如「浙貝母」、「懷山藥」等就是聞名遐邇的道地藥材。

相宜與相忌:各種中藥的相互配伍關係,中醫將其分為相須、相使、相畏、相殺、相惡和相反等六種類型。

相須,就是性能功效相類似的藥物配合應用,可以增強其原有療效。

相使,就是在性能功效上有某種共性的藥物配合應用,而以一種中藥為主,另一種藥物為輔,能提高主藥物的療效。

相畏,就是一種藥物的毒性反應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減輕或消除。如半夏畏生薑。

相殺,就是指一種藥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薑殺半夏。

相惡,就是兩種藥物合用,一種藥物與另一種藥物相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喪失藥效。

相反,就是指兩種藥物同時使用,會產生毒性或明顯的副作用。

相須相使的藥物搭配在一起,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相宜搭配。比如石膏和知母配合,能明顯增強清熱瀉火的治療效果;大黃與芒硝合用,能明顯增強攻下瀉熱的治療效果。相惡相反的藥物搭配在一起,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相忌或相剋。比如人參惡萊菔子,因萊菔子能削弱人參的補氣作用。

發物忌口:所謂「發物」,從字面上講,「發」包含發作、誘發、激發、復發之義。發物這類食物,在古醫籍中雖描述生動、形象、具體,但從概念上講尚缺乏系統、完整、準確的理論闡釋。概括來講,是指動風生痰、發毒助火助邪之品,容易誘發舊病,加重新病。有一部分發物,相當於現代醫學所說的「致敏食物」,易誘發或加重某些過敏性疾病,如蕁麻疹、支氣管哮喘等病。常見的發物有:黃鱔、鯉魚、蜆肉、螃蟹、蝦、羊肉、狗肉、雞肉、驢肉、馬肉、韭菜、芹菜、茴香等,這些食物多味甘、性溫、香燥,食後易助熱生火,是上述疾病的忌口食物。

君臣佐使:方劑學術語。系方劑配伍組成的基本原則。組成方劑的藥物可按其在方劑中所起的作用分為君藥、臣藥、佐藥、使藥,稱之為君、臣、佐、使。「君」指方劑中針對主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臣」指輔助君藥治療主證,或主要治療兼證的藥物。「佐」指配合君臣藥治療兼證,或抑制君臣藥的毒性,或起反佐作用的藥物。「使」指引導諸藥直達病變部位,或調和諸藥的藥物。一方之中,君藥必不可缺,而臣、佐、使三藥則可酌情配置或刪除。

三焦: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稱。三焦並非是一個獨立的臟腑器官,而是用以劃分人體部位及內臟的特殊概念。根據三焦有上焦、中焦、下焦之別,把人體劃分成上、中、下三個生理病理區域,將人體重要內臟器官分別轄於這三個區域之中。

命門:人體生命的根本。最初指眼睛和睛明穴。自《難經》開始將命門作為內臟提出。儘管歷代諸家對命門的形態和位置見解不一,但對其在人體生命活動中的作用卻都十分重視。認為命門是人身陽氣的根本,生命活動的動力,對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宮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響,對各臟腑的生理活動,起著溫煦、激發和推動作用,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與運輸,以及水液代謝等都具有促進作用。

呃逆:以胃氣不降,上衝咽喉而致喉間呃呃連聲,聲短而頻,不能自制,有聲無物為主要表現的病證。又名噦、發呃。西醫理解為打嗝。

痞滿:是由表邪內陷、飲食不節、痰濕阻滯、情志失調及脾胃虛弱等導致脾胃功能失調、升降失司、胃氣壅塞而成的以胸脘痞塞滿悶不舒,按之柔軟,壓之不痛,視之無脹大之形為主要臨床特徵的一種脾胃病證。

疳積:疳積是疳症和積滯的總稱。疳症是指由餵養不當,脾胃受傷,影響生長發育的病證,相當於營養障礙的慢性疾病。積滯是由乳食內積,脾胃受損而引起的腸胃疾病,臨床以腹瀉或便秘、嘔吐、腹脹為主要症狀。多見於1~5歲兒童。

赤白帶下:白帶本來應該沒有顏色。赤白帶下指婦女帶下,有血塊夾雜其中,其色赤白相雜、味臭者。多因肝郁化熱,脾虛聚濕,濕熱下注,損及沖任、帶脈,以致白帶夾胞絡之血混雜而成赤白帶下。

乳癰:發於乳房部的癰,統稱「乳癰」,即急性乳腺炎。多見於婦女產後,其病因有因肝氣鬱結,胃熱壅滯;或因乳汁積滯;或乳兒吸乳時損傷乳頭,感染熱毒;或產後血虛,感受外邪,以致濕熱蘊結,氣血凝滯而成。

腸癰:發生於腸的癰腫稱為腸癰,即急性闌尾炎及其合併症。按疼痛部位的不同,可分為大腸癰與小腸癰。痛處接近天樞穴者為大腸癰,接近關元穴者為小腸癰。

黃疸:又稱黃膽,俗稱黃病,是一種由血清中膽紅素升高致使皮膚、黏膜和鞏膜發黃的症狀和體征。某些肝臟病、膽囊病和血液病經常會引發黃疸的症狀。通常,血液的膽紅素濃度高於2~3mg/dL(34~51)時,這些部份便會出現肉眼可辨別的顏色。

血淋:病名。淋證以尿血或尿中夾血為主要症候者。

衄血:凡非外傷所致的某些部位的外部出血證。包括眼衄、耳衄、鼻衄、齒衄、舌衄、肌衄等,以鼻衄(見鼻出血)為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