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食物是最好的藥 > 淡竹葉清心除煩的治暑良藥 >

淡竹葉清心除煩的治暑良藥

建安十九年,劉備發兵聲討曹操。先鋒張飛與守城大將張郃相遇。張郃智勇雙全,築寨拒敵。張飛猛攻不下,便指使軍士在陣前罵陣。張郃不理,在山寨上多置滾木擂石,堅守不戰,直氣得張飛七竅生煙,口舌生瘡,眾兵士也多因罵陣而熱病煩渴。諸葛亮聞知,派人送來50甕佳釀,並囑咐張飛依計行事。張飛讓人把酒抬到陣前,吩咐軍士席地而坐,大碗吃酒,自己更是把甕大飲。有細作報上山寨,張郃登高一看,氣得火冒三丈,傳令當夜下山劫寨,結果遭到慘敗。原來,張飛使的是一條誘敵之計,他們白天在陣前喝的不是什麼「佳釀美酒」,而是一種中藥湯——淡竹葉湯,既誘張郃上當,又為眾軍士們解火治病。

淡竹葉一藥,始載於《本草綱目》。中醫認為,淡竹葉性味甘、淡、寒,入心、肺、胃經,有清熱除煩,利尿清心之功,適用於熱病傷津,暑熱傷陰所致的口乾煩渴,心經實火,尿赤口瘡,小便灼熱,淋瀝澀痛等。《本草綱目》言其「去煩熱,利小便,清心」。《藥品化義》言「竹葉清香透心,微苦涼,氣味俱清。經日,治溫以清,專清心氣,味淡利竅,使心經熱血分解。主治暑熱消渴,胸中煩熱,傷寒虛煩,咳逆喘促,皆用為良劑也」。現代臨床證實,淡竹葉有較好的解熱、利尿作用,對口腔炎等疾病有較好效果。

很多人誤將「淡竹葉」當作「竹葉」的別名而相互錯用,其實它不是淡竹或苦竹的葉(鮮竹葉),而是另一種草本植物「淡竹葉」的莖葉。由此可知,在明代以前一些常用的有竹葉組成的方劑,所用的竹葉,都是鮮竹葉,不是淡竹葉。鮮竹葉與淡竹葉兩藥都能清心除煩、利小便,但鮮竹葉清心熱的效果較好,且能涼胃,又能用治上焦風熱;淡竹葉的利尿作用較好,以滲濕洩熱見長。現在一般藥店中大都不備鮮竹葉,如處方只寫竹葉,都配淡竹葉。如需用鮮竹葉,必須臨時採集。

淡竹葉煮粥服食,或煎湯、泡茶飲服,有清熱利濕,養陰止渴,除煩安神之功,既可治療熱盛津傷之症,又可作為夏季預防中暑之用,或治療中暑病人,若口渴明顯時,加些蘆根、石斛,效果更佳。

治方舉例

1.治熱淋:淡竹葉12克,燈心草9克,海金沙6克,水煎服,每日1劑。

2.治尿血:淡竹葉、白茅根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食用注意

1.孕婦忌服。

2.腎虧尿頻者忌服。

3.不宜久煎,入食以鮮品為佳,煮粥時宜稀薄,不宜稠厚。

家用美食譜

竹葉豆腐湯

用料:淡竹葉15克、豆腐150克,白糖適量。

製作:(1)淡竹葉洗淨,加水100毫升,煮25分鐘,過濾取汁,備用;豆腐洗淨,切為4厘米見方的塊。(2)淡竹葉藥汁、豆腐塊同入鍋中,再加適量清水,大火燒沸,改小火煮20~30分鐘,加入白糖,待糖均勻溶化即可。


此湯清熱、解毒、明目。特別適合結膜炎患者食用。


淡竹葉粥

用料:淡竹葉30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

製作:(1)淡竹葉洗淨,加水煎湯,去渣留汁,備用;冰糖打碎。(2)粳米洗淨,加淡竹葉藥汁,再加適量水,如常法煮粥,粥成,加入冰糖,攪拌均勻即可。溫服,每日早晚各1次。


此粥清熱利尿通淋,適用於熱病心煩、不寐,小便短赤澀痛,口舌生瘡等症。


淡竹葉酒

用料:淡竹葉30克、白酒500毫升。

製作:(1)淡竹葉洗淨,剪成長約2厘米的節,紗布袋包紮好後,置於酒罐中。(2)將白酒倒入酒罐,加蓋密封,浸泡3天後即可飲用。每次1小盅。


此酒疏風熱、暢心神,風濕熱痺、關節熱痛、心煩、小便赤黃之人飲用頗佳。


豆葉茅根粥

用料:赤小豆30克,竹葉、白茅根各15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

製作:將竹葉、白茅根水煎取汁,加赤小豆、粳米煮粥,白糖調味服食。每日1次。


此粥清熱利濕、健脾生精,適用於濕熱蘊結下焦,精液粘,或有凝塊,小便短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