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食物是最好的藥 > 高良姜溫中散寒止胃痛 >

高良姜溫中散寒止胃痛

高良姜,又名佛手姜、小良姜、蠻姜,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良姜的根莖,首載於陶弘景的《名醫別錄》,認為此姜始出於高良郡,故而得名。

中醫認為,高良姜性溫,味辛,具有溫胃散寒,行氣止痛的作用。適合脾胃中寒、脘腹冷痛、嘔吐清水、腸鳴腹瀉、寒性胃痛者食用。高良姜作為溫中散寒、辛辣開胃的藥食兩用之品,其功效與食用宜忌均與乾薑、生薑大體相仿,既可互用,也可配合食用。但乾薑偏於暖脾,善治脾陽虛寒,腹痛洩瀉;高良姜偏於溫胃,善治胃寒疼痛嘔吐。高良姜的溫中作用不及乾薑,而止痛作用遠在乾薑之上。

高良姜含揮發油、高良姜素、高良姜酚等成分,它的煎劑對炭疽、枯草、白喉、人型結核桿菌等及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還有抗潰瘍、利膽、抑制胃腸運動和止瀉作用。對心絞痛發作可快速止痛,並可改善微循環,提高動物耐缺氧和耐寒能力。

高良姜入菜餚調味,具有增香賦味、去腥解異的作用,常與八角茴香、胡椒、肉桂、砂仁等配合,調製成五香粉、十三香、鹵料等復合香辛調味品。

還有一種大良姜即山姜,中藥名為紅豆蔻。其味辛性熱,亦能溫中散寒、醒脾燥濕,適用於寒濕阻滯、脘腹冷痛、嘔吐洩瀉和消化不良等症。因其性熱,所以常用量小於高良姜,成人每次2~5克為宜。

治方舉例

1.治飲酒太過:高良姜10~15克,水煎服。

2.治各種牙痛:高良姜10克,細辛10克,甘草10克,加水500毫升,大火煎至350毫升,趁熱漱口,含於口中勿嚥下,待涼時吐出,直至將藥液漱完為止,連用3~5天。

3.治虛寒氣滯型胃痛:高良姜30克,制香附30克,元胡30克,烏賊骨10克。上藥研末,每次3克,飯前溫開水服。

4.治霍亂嘔吐:高良姜150克,火烤至焦香,打破,入1000克米酒中煮三、四沸,隨量飲服。

食用注意

陰虛有熱者忌用。

家用美食譜

蘋果蘿蔔薑汁羊肉粥

用料:粳米100克、羊肉100克、蘋果300克、胡蘿蔔100克、高良姜10克、陳皮10克,胡椒粉、蔥白、食鹽適量。

製作:(1)粳米淘洗乾淨,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干水分;羊肉洗淨,切細絲;蘿蔔、蘋果去皮,切塊,備用。(2)蘋果、蘿蔔、陳皮、良姜一同放入鍋中煮爛,去渣取汁。(3)粳米放入鍋中,加入煮好的汁和適量冷水,先用旺火燒沸,再加入羊肉絲、胡椒、蔥白,改用小火煮至米糯湯稠,加入食鹽調味,即可盛起食用。


粳米補脾和胃,益氣生津,與羊肉、蘋果、良姜等同煮,具有補虛養身、壯腰健腎的功效,適合保健之用。


高良姜粥

用料:高良姜5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

製作:將高良姜擇淨,水煎取汁,加粳米煮粥,待沸時調入白糖,煮至粥熟即成,每日1劑,連續3~5天。


此粥溫暖脾胃,散寒止痛,適用於脾胃虛寒、心腹冷痛、噁心嘔吐、泛吐清水、酒醉嘔吐等。


良姜茶

用料:高良姜5克、白殭蠶5克,綠茶3克。

製作:高良姜、白殭蠶研末,同綠茶入杯中,衝入沸水,加蓋悶15分鐘即可。


此茶驅風散寒,化痰止痛。風寒頭痛者宜飲。


良姜雞塊

用料:老公雞1只(約1500克)、高良姜10克、草果10克、陳皮4克、胡椒4克,蔥、醬油、糖色、食鹽、味精各適量,醋少許。

製作:(1)將老公雞洗淨剁成塊,放入沸水鍋內焯水;蔥洗淨後切段;高良姜切成片;草果用刀拍裂口。(2)燉鍋置火上加水適量,大火燒開,把雞塊、高良姜、草果、陳皮、胡椒、醬油、糖色、蔥、醋放入鍋內,燒開後改小火燉30分鐘,加食鹽再燉10分鐘左右,熟時放味精攪勻,即可食用。每日1碗。

注意:感冒或胃疼者不宜食用。


此藥膳非常適合在冬春交替時食用,尤其是倒春寒時節,有健脾益氣、散寒溫中的功效,對胃痛、大便溏薄、面色無華、畏寒肢冷、嘔吐清水等有一定的輔助食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