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食物是最好的藥 > 益智仁溫脾腎的良藥 >

益智仁溫脾腎的良藥

益智仁是姜科植物益智的乾燥成熟果實,為我國四大南藥之一。它名字緣於一段傳說。相傳唐代有個秀才,一心想中舉人,多年未能如願,以至於思慮過度,勞心傷神,不思飲食。久之腎氣虛衰,夜尿頻繁,搞得他極為苦惱。某日夜晚他索性不睡,坐在院中草叢裡。由於一時飢餓,無意間摘取身旁植物狀如筆頭的果實,放進口中,雜有五味,芬芳可口。於是他接連吃了幾天,不覺小便次數減少,並能一覺睡到天亮。他的精神因此大為好轉,第二年居然高中了舉人。為了記住這種神奇的植物,就給它取名「益智仁」。

益智仁在臨床上有較廣泛的應用。它味辛性溫,氣味芳香,常被作為助陽的溫補藥材,具有溫脾、暖腎、固精、縮尿的作用,用於治療寒性胃痛、脾虛吐瀉、口淡多涎、小便頻數、尿有餘瀝。唐代陳藏器撰著《本草拾遺》載:「夜多小便者,取二十四枚(益智),碎,入鹽同煎服。」以9克益智仁、6克烏藥和12克山藥配伍而成的方劑縮尿丸,對膀胱虛寒,小便頻數,或遺尿不止起到溫腎祛寒,縮尿止遺的作用,亦可用於治療因脾腎虛寒而引起的口流涎唾。

現代研究發現,益智仁含揮發油,主要成分為萜烯、倍半萜烯、倍半萜烯醇,能調節植物神經的功能紊亂,對性神經有興奮作用,因此,對遺精、遺尿有療效。此外,益智仁還有強心、擴張冠狀動脈、升高白細胞及血小板的作用。

益智仁盛產於海南,民間廣泛應用。蘇軾在《東坡雜記》中寫道:「海南盛產益智,花實皆作長穗而分之節,其實熟否,以候歲之豐歉……」舊時人們將其花穗分作上、中、下三節,通過觀測直節的成熟情況,以預測當年禾稻之豐歉,若三節皆實,則三收皆豐,如遇歉收之年,則皆不能實。益智仁還可以拌米製成益智棕,既是一種美味小食,又可溫脾腎以攝涎、澀精。相傳晉安帝時,廣州刺史盧循就以益智棕贈與劉裕。海南及廣東也有人採摘未成熟的益智仁,用糖醋鹽醃漬,作為助餐的副食品,有開胃、健脾、促進食慾、幫助消化的作用。

治方舉例

1.治脾虛多涎,口水自流:益智仁、白朮、黨參、茯苓各9克,陳皮6克。水煎服,每日1劑。

2.治脾腎虛寒,五更洩瀉:益智仁、補骨脂、肉豆蔻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3.治習慣性流產:益智仁15克,升麻、白朮、艾葉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4.治崩漏:益智仁、沙苑子各20克,研為末;取艾葉30克煎汁,與前兩味調勻,敷臍部。6小時換藥1次,5天為1個療程。

5.治老人涎唾多而自流:益智仁10克,生曬參6克,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1次。

6.治陽虛型前列腺炎:益智仁15克,黃芪15克,肉蓯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上、下午各服1次。

食用注意

陰虛火旺或因熱而患遺精、滑洩、崩帶者忌服。《本草經疏》云:「凡嘔吐由於熱而不因於寒;氣逆由於怒而不因於虛;小便餘瀝由於水涸精虧內熱,而不由於腎氣虛寒;洩瀉由於濕火暴注,而不由於氣虛腸滑,法並禁之。」《本草備要》曰:「因熱而崩、濁者禁用。」

家用美食譜

茯苓益智仁粥

用料:大米50克、益智仁30克、茯苓30克。

製作:先將益智仁同白茯苓烘乾後,一併研為粉末。大米淘洗乾淨後加水適量,煮成稀薄粥。待粥將熟時,每次調入藥粉3~5克,稍煮即可。每日早晚2次,空腹趁熱服食,連用5~7天。也可用米湯調藥粉3~5克,溫熱空腹服食。


此粥益脾、暖腎、固氣,適用於小兒流涎及小兒遺尿。脾胃積熱者不宜用。


益智豬肚湯

用料:豬肚1個、瘦肉200克、芡實、薏苡仁、蓮子、補骨脂、益智仁各30克、紅棗10枚、腐竹50克、馬蹄(荸薺)10個、胡蘿蔔1根,花菇10個,食鹽適量。

製作:(1)把豬肚翻轉洗淨,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煮開後撈起,去水,再用刀輕刮內層洗淨;蓮子、腐竹用清水浸泡1~2小時,腐竹切段;胡蘿蔔、花菇、馬蹄切丁,備用。(2)將芡實、益智仁、薏苡仁、紅棗、馬蹄、花菇、胡蘿蔔一起填入豬肚內,用線縫合,放入鍋內,加入泡發的蓮子、腐竹和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放入瘦肉,小火煲2~3小時,食鹽調味即可。


此湯健脾胃、益心腎、補虛損,適用於不思飲食、洩瀉日久,或心煩口渴、心悸失眠,及胃虛所致的小便頻數、夜尿增多等症,對胃、十二指腸潰瘍亦有療效。


益智仁燉牛肉

用料:牛肉50克、益智仁10克,醬油、食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1)牛肉洗淨,切小塊;益智仁洗淨。(2)上物同入燉盅內,加入醬油,隔水燉至牛肉熟爛,加食鹽、味精調味即可。


此燉品健脾、益氣、養血。適用於小兒多動症及智力發育不健全、注意力不集中。


益智仁粥

用料:益智仁5克、糯米50克,食鹽少許。

製作:將益智仁研為細末,再用糯米煮粥,然後調入益智仁末,加食鹽少許,稍煮片刻,待粥稠即可。每日早晚餐溫熱服。

注意:陰虛血熱者忌服。


此粥具有補腎助陽,固精縮尿之功效。適用於婦女更年期綜合症,以及老年脾腎陽虛、腹中冷痛、尿頻、遺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