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食物是最好的藥 > 香櫞可藥可香的橘品 >

香櫞可藥可香的橘品

香櫞為芸香科植物枸櫞或香圓的成熟果實,二者略有區別。枸櫞呈長橢圓形或卵圓形,表面黃色或黃綠色,多為橫切或縱切的薄片,其質柔韌,氣清香,味初甜而後酸苦;香圓球形或矩圓形,直徑比枸櫞小得多,表面黑綠色或黃綠色,可對剖兩半或直接整個使用,其質堅,氣香,味酸而苦。古代本草所載的香櫞多指枸櫞而言,但目前的香櫞來源,以香圓產量為多,且使用亦較廣。其幼果及近成熟果實,在少數地區亦作枳實、枳殼入藥。香櫞因氣味芳香且持久不衰,常被古人置於明窗淨幾間作為清供。其果香不僅使人感到愉悅,還有清新空氣、除污殺菌的功效。

中醫認為,香櫞性溫,味辛、微苦、酸,可入肝、脾、肺經,具有舒肝理氣、寬中、化痰之功效。在臨床上,香櫞常被用於治療因肝失疏洩、脾胃氣滯所致的胸悶、胸痛、脅痛、脘腹脹痛,以及因痰濕壅滯所致的咳嗽痰多等病症。在我國古代醫書中,有很多關於香櫞治病的記載,《本草通玄》說它「理上焦之氣,止嘔逆,進食,健脾」;《本草再新》中說它「平肝舒郁,理肺氣,通經利水,治腰腳氣」……民間也有許多以香櫞為藥的偏方,如治痰濕咳嗽、哮喘,可用鮮香櫞1~2個,切碎放在有蓋的碗中,加入等量的麥芽糖,隔水蒸數小時,以稀爛為度,每服1匙,早晚各1次。治肝胃不和、脘脅脹痛、嘔吐噫氣、食少,可用香櫞10克,陳皮10克,香附10克,水煎服,每日2~3次。因香櫞與佛手柑功效相似,二者食用宜忌也基本相同,故常搭配使用。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香櫞中含有橙皮甘、檸檬酸、蘋果酸、果膠、鞣質及維生素C等多種成分,其所含的果膠能降低人體血中膽固醇的濃度,防止脂肪在血管壁上堆積。香櫞果肉中含大量維生素C,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所含揮發油可刺激神經中樞,起到振奮精神的作用,還對胃腸道有溫和刺激作用,能促進腸胃蠕動和消化液分泌,排除腸內積氣。另外,香櫞對慢性胃炎、神經性胃痛療效頗佳。

香櫞因味酸苦,不宜鮮食,通常被製成蜜餞。加工時將果實切成兩半,浸在含鹽和氯化鈣的水溶液中,再將果實浸泡在熱水中除去鹽分。之後進行糖漬,製成蜜餞果脯或果醬。蜜餞香櫞含糖量高,碳水化合物含量占80%,每100克蜜餞香櫞果皮熱量在300千卡以上。在浙江嘉興,有一條街因蜜餞香櫞而聞名。這條街原叫香嚴濱。民國十八年,嘉興的老字號「張萃豐號蜜餞」搬來這裡,創始人張雲樵樂善好施,每年都要特製一大缸「蜜香櫞」,免費贈送。這種「蜜香櫞」不但可口,還有平喘、化痰、止痛等功效,故當時嘉興凡有人哮喘病發作時,都會到「張萃豐」討上一個蜜香櫞,回家即食或煎湯服用,效果顯著。時間一久,名聲遠播,這裡也因此被叫做「香櫞濱」了。

治方舉例

1.治食滯胃脹痛:香櫞切片,於通風處晾乾,用適量食鹽醃漬放入玻璃瓶或瓷罐中備用。每次10~20克,用開水沖至鹹淡適宜時服用。

2.治胃痛、消化不良:陳香櫞,焙燥研細末30克,川椒、小茴香各12克,共研末混合拌勻,每服3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3.治痰飲咳嗽:香櫞10克,法夏10克,茯苓15克,生薑3片,水煎服,每日2~3次。

4.治肝痛、胃氣痛:鮮香櫞12~15克(干品6克),開水沖泡代茶飲。

食用注意

1.陰虛血燥者忌用。《本草便讀》認為香櫞「雖無橘皮之溫,而究屬香燥之晶,陰虛血燥之人仍當禁用耳。」

2.孕婦氣虛者慎服。

家用美食譜

香櫞蜜酒

用料:新鮮香櫞100克、蜂蜜50毫升、白酒200毫升。

製作:將鮮香櫞洗淨,切碎,放入鍋中,加水200毫升煮爛後,加蜂蜜及白酒煮沸,停火,待涼後裝入瓶中,密閉貯存,1月後即可飲用。每次10毫升,每日2次。


此酒理氣化痰止咳,適於久咳之人飲用。


香櫞佛手粥

用料:香櫞30克、佛手30克、炒薏米30克、炒山藥30克、紅棗數枚。

製作:(1)將準備好的香櫞和佛手放進鍋裡,加入適量水,蓋好鍋蓋,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煮大約10分鐘(香櫞和佛手都含有一定的揮發油,所以不能煮太久,否則藥效就會降低)。(2)10分鐘之後,把香櫞和佛手撈出,把準備好的炒薏米、炒山藥和紅棗都放進煮過香櫞和佛手的水中,還可以根據個人口味放入適量的粳米,再往鍋裡加入適量的水,然後用大火燒開,開鍋後改成小火煮40分鐘即可。


此粥對於平時工作壓力大,容易生氣、心情鬱悶的人預防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很好的作用。


香櫞漿

用料:鮮香櫞2個,麥芽糖適量。

製作:將香櫞切碎與麥牙糖同放入帶蓋的碗中,隔水蒸數小時,以香櫞稀爛為度。


本品適宜於因心氣不足、氣阻痰擾而引起的胸痺,胸中窒塞、時而作痛、痰水較多等症。


香櫞米醋浸海帶

用料:海帶(鮮)120克,香櫞9克,醋1000克。

製作:將海帶、香櫞浸泡於醋中,7日後即可。吃海帶。每日6~9克,連服10~15日。


本品理氣解郁,消癭。適用於單純性甲狀腺腫所致的肝郁氣滯,心情不暢,脅痛腹脹,或月經前乳房、小腹脹痛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