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2 > 「在下」竟然是裹腿布 >

「在下」竟然是裹腿布

“在下”是用於自稱的謙詞,但這個詞的詞源卻從未搞清楚過。大部分辭典都解釋為古時飲宴等場合的坐席,尊者在上,卑者在下,故用作自謙。台灣出的辭典則解釋為“稱自己處於下賤的職位”。這些解釋都缺乏有力的文獻支持,要麼屬於臆測,要麼屬於引申義。

其實,“在下”一詞出自《詩經》,而且跟古人的一種服飾密切相關。

《詩經·采菽》是一首諸侯來朝之詩,其中第三章鋪排了諸侯朝見天子時的情景:“赤芾在股,邪幅在下。彼交匪紓,天子所予。樂只君子,天子命之。樂只君子,福祿申之。”

“芾”通“韨(fú)”,熟皮製成,用於祭祀、朝見等隆重場合,遮在禮服的膝前,故又稱“蔽膝”。紅色的蔽膝即“赤芾”,乃大夫以上所服,再細分的話,“天子純朱,諸侯黃朱”。《毛傳》稱“大夫以上,赤芾乘軒”,《采菽》一詩中諸侯朝見天子而“赤芾在股”,就是這種禮儀的生動呈現。

“邪”通“斜”,古人用一塊布斜著裹在小腿上,這就叫“邪幅”。《毛傳》:“邪幅,偪也,所以自偪束也。”“邪幅”又稱“偪(bī)”,取其緊裹在小腿上,逼束之意。鄭玄進一步註解說:“邪幅,如今行縢也,偪束其脛,自足至膝,故曰在下。”漢代時稱“行縢(téng)”,也就是後世所說的裹腿布,緊緊裹著小腿,以便於騰跳,故稱“行縢”。

“在下”一詞即出自“邪幅在下”。鄭玄說:“彼與人交接,自偪束如此,則非有解怠紓緩之心,天子以是故賜予之。”這是說諸侯與人交接之際,深自約束自己,一切都要按照禮制來行事,不能逾禮,治理政事的時候也就不會有懈怠舒緩之心,因此天子才會賜予“赤芾”和“邪幅”,“彼交匪紓,天子所予”就是這個意思。“在下”因此引申為人際交往時的謙詞,其實本義是像緊緊的裹腿布一樣“逼束”自己依禮行事而不能失禮。

這就是“在下”這一謙稱的詞源。古人重視禮儀一至於此,是今天的人們所不可想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