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2 > 「魚水」不是形容男女歡愛 >

「魚水」不是形容男女歡愛

「魚水之歡」,今人多用作男女歡愛之辭,殊不知「魚水」一詞古時並沒有這個義項,甚至還可用於男人與男人之間!

《管子·小問》中記載了一個有趣的故事。齊桓公派管仲前去請求賢士寧戚輔佐自己,寧戚對著管仲來了一句「浩浩乎」,管仲回家後百思不得其解,婢女問他因何事為難,管仲輕蔑地說:「非婢子之所知也。」這位婢女不服氣了,一口氣講了兩個少者和賤者成大事的故事,得出結論說:「由是觀之,賤豈可賤,少豈可少哉?」管仲一聽,不由得刮目相看,於是向婢女請教寧戚為何歎息「浩浩乎」,婢女說:「《詩》有之:『浩浩者水,育育者魚,未有室家,而安召我居?』寧子其欲室乎?」

這位婢女可真厲害,隨口引用的都是《詩經》中的句子,不過這幾句詩是《詩經》的逸詩,今本已不存。尹知章解釋說:「水浩浩然盛大,魚育育然相與而游其中,喻時人皆得配偶,以居其室家。寧戚有伉儷之思,故陳此詩以見意。」可見寧戚口中的「魚水」乃是求偶之意。

從三國時期開始,「魚水」一詞也開始用於君臣之間,比喻君臣之間親密和諧的關係。這種用法最早出自《三國誌》,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越來越親密,關羽和張飛不高興了,劉備勸解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

「魚水」本是極其古雅的比喻,但是在市民社會和通俗文學興起之後,這個詞開始變得粗俗化,與男女之間的性愛聯繫在了一起。比如《西廂記》描寫張生和崔鶯鶯的段落:「小生到得臥房內,和姐姐解帶脫衣,顛鸞倒鳳,同諧魚水之歡,共效于飛之願。」同「魚水」一樣,「于飛」也是出自《詩經》的典故,用「黃鳥于飛,集於灌木,其鳴喈喈」來比喻夫妻恩愛,但是同樣也被粗俗化為男女性愛的隱語,一直使用到今天。今人但知男歡女愛的「魚水之歡」,而不知「魚水」的古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