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2 > 「搖錢樹」原來是形容妓女 >

「搖錢樹」原來是形容妓女

各種辭典都把「搖錢樹」解釋為神話傳說中的一種寶樹,搖一搖錢就會掉下來,因此用來比喻能夠藉以生財的人或物。但是神話典籍中卻並沒有「搖錢樹」的記載,至於民間傳說,也沒有有力的文獻支持。追根溯源,鮮為人知的是,「搖錢樹」最初竟然是對妓女的稱謂!

唐代音樂理論家段安節所著《樂府雜錄》中有一篇歌序,開篇就講了金吾將軍韋青和歌女永新的故事:「開元中,內人有許和子者,本吉州永新縣樂家女也,開元末選入宮,即以永新名之,籍於宜春院。既美且慧,善歌,能變新聲。韓娥、李延年歿後千餘載,曠無其人,至永新始繼其能。」

有一次唐玄宗在勤政樓大擺筵席,觀者如堵,喧嚷聲蓋過了百戲之音。唐玄宗大怒,就想罷宴,高力士趕緊上前獻計:「命永新出樓歌一曲,必可止喧。」然後:「永新乃撩鬢舉袂,直奏曼聲,至是廣場寂寂,若無一人,喜者聞之氣勇,愁者聞之腸絕。」由此可見,永新原來是一位女高音歌唱家。

不過永新的命運很淒慘,恰逢安史之亂,「六宮星散,永新為一士人所得。韋青避地廣陵,因月夜憑闌於小河之上,忽聞舟中奏水調者,曰:『此永新歌也。』乃登舟與永新對泣久之」。永新最後的結局是:「後士人卒,與其母之京師,竟歿於風塵。及卒,謂其母曰:『阿母,錢樹子倒矣!』」

永新「歿於風塵」,當了妓女,臨死前自稱母親的「錢樹子」,後人即以「錢樹子」稱娼妓。明代市民文學發達,更加朗朗上口的「搖錢樹」一詞便取代了古雅的「錢樹子」的稱謂,比如馮夢龍的著名小說《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妓女杜十娘被李公子佔住,老鴇罵道:「別人家養的女兒便是搖錢樹,千生萬活,偏我家晦氣,養了個退財白虎!」可見「搖錢樹」此時已是對妓女的通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