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2 > 「一日三餐」原來始於漢代 >

「一日三餐」原來始於漢代

一日三餐,一天三頓飯,今人視之為理所當然,殊不知在漢代之前,人們一天只吃兩頓飯!

古人對吃飯有著非常嚴格的規定,據《論語·鄉黨》載,其中有一條是:「不時,不食。」意思是不到吃飯時間不能「食」。《孟子》中說:「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饔(yōng)和飧(sūn)都是熟食,區別是早餐稱「饔」,晚餐稱「飧」。有個成語叫「饔飧不繼」,意思是吃了早飯沒有晚飯,形容窮困。古人把太陽行至東南方的時間稱作「隅中」,也就是近午時分,這時才吃早飯;晚餐申時(下午四點)乃食。殷代甲骨文中有「大食」、「小食」之別,即早餐、晚餐,這和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習慣是相符的。

第一頓飯又稱「朝食」,有個成語叫「滅此朝食」,意思是殲滅了敵人再吃早飯,以展示必勝的決心。《史記·項羽本紀》載:「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旦日指太陽剛出的時候,天剛亮就吃飯,為的是犒賞士卒,激發士氣。雖然不符合「不時,不食」的規定,但這是戰時的特殊行為,由此也可反觀出古人一日二餐的習俗。

漢代之後,一日二餐制開始逐漸改為一日三餐制。東漢學者鄭玄說:「一日之中三時食,朝、夕、日中時。」早餐仍叫「朝食」,天色微明時進食;午飯叫「晝食」;晚飯叫「晡(bū)食」,也就是申時(下午四點)吃飯。

早飯唐代又稱「點心」,唐人孫頠(wěi)所著《幻異志》中有一篇《板橋三娘子》的故事,其中寫道:「有頃雞鳴,諸客欲發,三娘子先起點燈,置新作燒餅於食床上,與客點心。」可見吃「點心」之早。之所以稱之為「點心」,是因為飢餓心慌,用燒餅等小食「點」一「點」,略微安慰一下飢腸而已。今天仍把早餐稱作「早點」,即是「點心」的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