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2 > 「文身」原來是為避蛟龍之害 >

「文身」原來是為避蛟龍之害

蔡元培先生在《民族學上之進化觀》一文中說:「例如未開化的民族,最初都有文身的習慣,有人說,文身是一種圖騰的標記,有人說,文身是純為裝飾。然即前說可信,亦必兼合裝飾的動機。文身之法,或在身體各部塗上顏色,或先用針刺,然後用色。」

蔡元培先生所說的文身的兩種功能,「圖騰的標記」和「純為裝飾」,也許符合世界上絕大多數「未開化的民族」的行為,但是卻不符合中國古人文身的目的。

《禮記·王制》中論四夷居處言語衣服飲食不同之事:「東方曰夷,被發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發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火食,吃熟食;雕題,以丹青雕刻其額;交趾,兩足相向內交;粒食,以穀物為食。由此可見,東夷和南蠻都有文身的習俗。

孔穎達註解道:「按《漢書·地理志》文,越俗斷髮文身,以辟蛟龍之害,故刻其肌,以丹青涅之。以東方南方皆近於海,故俱文身。」《左傳·哀公七年》載,周太王有三個兒子:太伯,仲雍,季歷。周太王最喜歡幼子季歷,於是太伯和仲雍就主動避位,從渭水之濱來到東南沿海一帶,因為經常要下海,所以「斷髮文身,裸以為飾」,避蛟龍之害。

《漢書·地理志》則認為夏代第六任國君少康的庶子「封於會稽,文身斷髮,以避蛟龍之害」。東漢學者應劭註解道:「常在水中,故斷其發,文其身,以象龍子,故不見傷害也。」龍子乃龍王之子,由此記載可知龍子的慣常裝扮就是「斷髮文身」,人們模仿龍子,蛟龍就不會在水中傷害他們了。

這就是中國人最早「文身」的原因,既不是「圖騰的標記」,也不是「純為裝飾」,而是為了適應東南沿海生活的需要,以避蛟龍之害才發展出來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