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2 > 「討厭」來自巫術用語 >

「討厭」來自巫術用語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用「討厭」一詞來表達厭惡的心情。「討厭」為什麼會具備這個含義?「討」和「厭」又是怎麼組合在一起的呢?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

想要釐清「討厭」一詞,必須先從「厭」字說起。鮮為人知的是,「厭」是古時的一種祭祀方式,分為陰厭、陽厭兩種。這兩種祭祀方式記載在《禮記·曾子問》中。

孔子向曾子解釋何為陰厭何為陽厭時,說了一大篇今人不易理解的話:「宗子為殤而死,庶子弗為後也。其吉祭,特牲。祭殤不舉肺,無肵俎,無玄酒,不告利成,是謂陰厭。凡殤與無後者,祭於宗子之家,當室之白,尊於東房,是謂陽厭。」

宗子,指嫡長子;殤,未成年而死;庶子,指嫡長子以外的眾子;吉祭,下葬後拜祭,然後再哭祭一次完成祭禮,稱之為「吉祭」;特牲,祭禮只使用一種牲畜;肺,周代人使用牲畜的肺來祭祀;肵(qi)俎,祭祀時盛放牲畜心、舌的器具;玄酒,祭祀時當作酒使用的水,其色黑,故稱「玄酒」;利成,供養之禮完成;凡殤,指嫡長子以外的眾子之殤。

以上疑難字詞既明,然後來解釋孔子的這一段話。這段話是講解嫡長子之殤和庶子之殤後祭禮的區別。

嫡長子未成年而死,不得將庶子立為後,祭祀的時候只使用一種牲畜。前面提到過屍祭,周代人屍祭的時候要使用牲畜的肺,還要有「肵俎」,還要使用玄酒,祭祀完畢的時候,還要告知代表死者受祭的「屍」供養之禮已經完成。但是嫡長子未成年而死,當然不能像祭祀成年人一樣,因此孔子說「祭殤不舉肺,無肵俎,無玄酒,不告利成」。這種祭祀就叫「陰厭」。嫡長子身份尊貴,因此要在房間最尊貴的西南角祭祀,西南角乃陰暗之處,陽光照不到,故稱「陰厭」。

嫡長子以外的眾子或者沒有後代的庶子之殤,要在嫡長子家裡的祖廟之內祭祀,祭祀的時候要在陽光明亮的西北角,故稱「陽厭」。

「厭」為什麼會作為祭祀方式呢?鄭玄說:「厭,厭飫(yu)神也。」讓神吃飽的意思。其實「厭」的本義是覆壓,當作祭祀方式屬於借用。由覆壓的本義引申為壓制,比如秦始皇常常說「東南有天子氣」,因此「東遊以厭之」,要鎮服這股天子之氣。由此而產生了古代一種叫作「厭勝」的巫術,指使用詛咒的方法制勝,壓服對自己有威脅的人或物。對自己有威脅,當然非常「討厭」,「討」是招致、招來的意思,招來這種厭勝的巫術,壓服令自己討厭的人或物,是之為「討厭」。後人遂組成「討厭」一詞,一直使用到今天,但是「厭」的本義卻漸漸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