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2 > 「堂皇」原來指盛大的廳堂 >

「堂皇」原來指盛大的廳堂

「堂皇」一詞,如今多用於「富麗堂皇」和「冠冕堂皇」。「富麗堂皇」是褒義詞,形容宏偉華麗,氣勢盛大;「冠冕堂皇」則是貶義詞,形容表面上莊嚴正大,其實徒有其表,虛張聲勢,裝腔作勢而已。在今天的語境中,「堂皇」毫無疑問是形容詞,但是鮮為人知的是,「堂皇」最初卻是名詞,指盛大的廳堂。

據《漢書·胡建傳》記載,漢武帝時,胡建在禁衛軍中擔任主管軍法的官員的低級下屬。雖然職位低微,又很貧窮,但他關心愛護士卒,因此頗得人心。時有監軍御史將北軍軍營的垣牆打通,與外面做生意,敗壞軍紀。胡建想殺了他,於是跟士卒們約定:「我欲與公有所誅,吾言取之則取,斬之則斬。」「於是當選士馬日,監御史與護軍諸校列坐堂皇上,建從走卒趨至堂皇下拜謁,因上堂皇,走卒皆上。建指監御史曰:『取彼!』走卒前曳下堂皇。建曰:『斬之!』遂斬御史。」

這則記載中,「堂皇」一詞凡四見,顏師古註解道:「室無四壁曰皇。」「皇」的本義是燈火輝煌,引申指大、盛大,「室無四壁」,當然非常寬闊;「堂」的本義是殿堂。因此「堂皇」就作為一個名詞使用,指盛大的廳堂。《廣雅》:「堂皇,合殿也。」即是此意。《西京雜記》說「文帝為太子立思賢苑以招賓客,苑中有堂隍六所」,「堂隍」即「堂皇」。《太平御覽》引《洛陽記》:「洛陽宮有桃間堂皇、杏間堂皇、柰間堂皇、竹間堂皇、李間堂皇、魚梁堂皇、醴泉堂泉、百戲堂皇。」柰(nai)是一種似李子的水果,魚梁是攔截水流捕魚的設施。又引《晉宮闕名》:「洛陽宮有水碓堂皇、擇果堂皇。」水碓(dui)是用水力舂米的器械。可見漢晉時期的宮中有各種各樣用途的「堂皇」。

「冠冕」代指官宦,與「堂皇」組合在一起成了貶義詞,比喻徒有其表。但是「冠冕堂皇」的組合最初卻是褒義詞,官宦們坐在盛大的「堂皇」之上,那是何等的莊嚴正大!太平天國時期,朱翔庭在《建天京於金陵論》中議論道:「較之妖穴罪隸,其冠冕堂皇之盛,不更判以天淵乎?」與「妖穴罪隸」作對比,正是用的「冠冕堂皇」一詞的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