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2 > 「三魂七魄」是哪三魂哪七魄 >

「三魂七魄」是哪三魂哪七魄

道家有“三魂七魄”之說,後來沿用為民間的日常俗語,比如形容一個人遇到極其恐怖的事情時,三魂七魄都嚇丟了。那麼,到底是哪“三魂”哪“七魄”呢?

《說文解字》:“魂,陽氣也。”“魄,陰神也。”《左傳·昭公七年》說得更清楚:“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陽曰魂。”意思是人一生下來就具有了“魄”,有了“魄”之後才有“魂”;“魄”相當於人的形體,而“魂”相當於人的精氣。

“三魂”和“七魄”在北宋時期編成的大型道教類書《雲笈七簽》中闡述得最清楚。

“三魂”是人與生俱來的生命之光:“一名胎光,太清陽和之氣也;一名爽靈,陰氣之變也;一名幽精,陰氣之雜也。”更進一步的解釋是:“第一魂胎光,屬之於天,常欲得人清淨,欲與生人,延益壽算,絕穢亂之想,久居人身中,則生道備矣;第二魂爽靈,屬之於五行,常欲人機謀萬物,搖役百神,多生禍福災衰刑害之事;第三魂幽精,屬之於地,常欲人好色,嗜欲,穢亂昏暗,耽著睡眠。”每天早晚要三呼“三魂”三遍。

“七魄”是人身體中的“濁鬼”,即影響人向更高層次昇華的拖累,所謂臭皮囊是也。“其第一魄名屍狗,其第二魄名伏矢,其第三魄名雀陰,其第四魄名吞賊,其第五魄名非毒,其第六魄名除穢,其第七魄名臭肺。”從名字上就可以想像出這七種“濁鬼”的可怕面目,因此也要經常呼“七魄”之名,以使“七魄和柔,與我相安,不得妄動”。

這就是“三魂七魄”的具體名稱。道家的著名理論家葛洪在《抱朴子》中說:“欲得通神,當金水分形,形分則自見其身中之三魂七魄,而天靈地祇,皆可接見,山川之神,皆可使役也。”如果“三魂七魄”都被嚇丟了的話,那就欲通神而不可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