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2 > 「模稜兩可」原來是諷刺唐朝宰相蘇味道 >

「模稜兩可」原來是諷刺唐朝宰相蘇味道

「模稜」是含糊,不明確;「兩可」指可以這樣,也可以那樣。「模稜兩可」的意思就是指遇事不置可否,態度含糊,不表示明確的態度,也沒有明確的主張。

這個成語出自武則天時期的宰相蘇味道。蘇味道也是一位著名詩人,「火樹銀花」這個成語就出自他的《正月十五夜》一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他曾先後三度做宰相,達九年之久。《舊唐書》如此描述他為相時的情形:「前後居相位數載,竟不能有所發明,但脂韋其間,苟度取容而已。嘗謂人曰:『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模稜以持兩端可矣。』時人由是號為『蘇模稜』。」「脂韋」指油脂和軟皮,比喻圓滑,以此來形容「蘇模稜」倒是極其貼切。

《新唐書》則評價他:「未嘗有所發明,脂韋自營而已。常謂人曰:『決事不欲明白,誤則有悔,摸稜持兩端可也。』故世號『摸稜手』。」

不過,宋人高承所著《事物紀原》一書中提供了另外一種解釋:「或曰:味道為相,人所咨決,無所可否,依違嗤胡,以手摸所坐床,故曰『摸稜』。」「稜」是有四角之木,因此把蘇味道所摸的床稱作「稜」。這個解釋跟《新唐書》的評價「摸稜手」相符,而且真是十分形象!

明代劇作家吾邱瑞所著《運甓(pi)記》傳奇中有「若首鼠模稜,負恩不報,汗顏人世者,非夫矣」之句,將「首鼠」和「模稜」並舉。「首鼠兩端」是「模稜兩可」的同義詞,出自《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魏其侯竇嬰和當朝丞相武安侯田蚡(fen)是死對頭,兩人鬧矛盾鬧到了漢武帝面前,漢武帝這個裁判不好當,就詢問別的官員。御史大夫韓安國是個滑頭,兩方都不願得罪,就說兩人都有道理。罷朝後,田蚡招呼韓安國坐自己的車子,對他發怒道:「與長孺共一老禿翁,何為首鼠兩端?」韓安國字長孺。田蚡的意思是說我和你一同對付竇嬰這個禿翁,你幹嗎「首鼠兩端」,不明確表態?

這就是「首鼠兩端」的最早出處,也寫作「首施兩端」。清代學者王念孫解釋說:「首施,猶首尾也。首尾兩端,即今人所云進退無據也。」近代學者劉大白則解釋說「首鼠」、「首施」都是「躊躇」的疊韻轉變字。東漢學者服虔和北宋學者陸佃的解釋最有意思。服虔說:「首鼠,一前一卻也。」意思是老鼠出洞之前,前進一步,後退一步,生怕洞口埋伏著一隻貓。陸佃說:「舊說鼠性疑,出穴多不果,故持兩端謂之首鼠。」

將「模稜」比作「首鼠」,蘇味道由人而鼠,留下千載笑名,又可發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