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2 > 「開天窗」原來是比喻侵吞財物 >

「開天窗」原來是比喻侵吞財物

今天人們日常俗語中的「開天窗」一詞,是指有些國家實施新聞檢查,某些報導或言論禁止發表,報紙版面上只好留下成塊的空白,稱之為「開天窗」。但是在明清的民間諺語中,這個詞卻是用來比喻侵吞財物的行徑。

明代著名藏書家郎瑛在所著《七修類稿》的「奇謔類」中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是為「開天窗」這一俗語的出處。作者描述他和眾文士會飲,約定以盜賊之事對對子來行酒令。一人說:「『發塚』可對『窩家』。」發塚指盜墓,窩家指窩贓。另一人說:「『白晝搶奪』對『昏夜私奔』。」眾文士笑稱私奔非盜,這人強詞奪理地說雖然名目不像,但是推究情由卻與盜無異。第三人說:「『打地洞』可對『開天窗』。」眾文士又稱「開天窗」也非盜,這人笑辯道:「今之斂人財而為首者克減其物,諺謂『開天窗』,豈非盜乎?」眾人哄堂大笑。可見大家都聽說過這句諺語,是比喻「斂人財而為首者克減其物」。

什麼叫「斂人財而為首者克減其物」?我們再來看清人孫錦標所著《通俗常言疏證》中的解釋:「以夥計多開花賬者,謂之開天窗。」花賬指虛報的賬目。所謂「斂人財者」,是指在別人那裡供職的人;「克減其物」,是指利用職務便利,以多開或虛報的名目侵吞財物。這就是「開天窗」的本義,因為是使用的不正當手段,就像打開天窗,從庫房裡偷盜財物一樣,因此郎瑛他們才會將其等同於盜。至於報紙留空白的「開天窗」,雖然也非常形象,但不過是後來的引申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