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2 > 「集腋成裘」集的是狐狸的腋毛 >

「集腋成裘」集的是狐狸的腋毛

「集腋成裘」是一個成語,字面意思是集了許多腋毛製成皮衣,比喻積少成多,集眾資而成一事。「腋」指腋毛,而且在這個成語中專指狐狸的腋毛。

「集腋成裘」一語出自戰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慎子所著《慎子》一書。在《知忠》篇中,慎子寫道:「粹白之裘,蓋非一狐之皮也。」在別的版本中,這句話也寫作「狐白之裘,蓋非一狐之腋也。」狐裘是古代社會上層人士的服飾,《詩經》中屢有「彼都人士,狐裘黃黃」、「取彼狐狸,為公子裘」、「君子至止,錦衣狐裘」的詩句,朱熹解釋說:「錦衣狐裘,諸侯之服也。」

《禮記·玉藻》:「君衣狐白裘,錦衣以裼之。」狐狸只有腋毛是純白的,因此最為貴重,為國君所服。古人穿裘,毛必向外,因此還要在裘外加一件罩衣,叫裼(xī)衣,否則會被視作不敬。裼衣和裘的顏色還要搭配,《論語·鄉黨》中記載了相關的規定:「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緇(zī)衣,黑色的衣服;麑(ni),幼鹿。黑色的衣服配黑色的羔羊皮衣,白色的衣服配白色的幼鹿皮衣,黃色的衣服配黃色的狐狸皮衣。相應地,國君的狐白裘要配彩色的錦衣,對比鮮明。

在中國文化中,狐是非常神秘的動物,狐皮當然也就非常珍貴,古人甚至認為「狐皮出天外」,也因此而有「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的俗語。白居易有詩「柔如狐腋白似雲」,這就是吟詠的狐白裘,柔和白是其最明顯的兩大特徵。「集腋成裘」這個成語,當然也就順理成章地用狐狸的腋毛來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