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2 > 「和緩」原來是秦國的兩位良醫 >

「和緩」原來是秦國的兩位良醫

你一定會覺得驚奇:當作平和舒緩講的“和緩”一詞,竟然是春秋時期秦國兩位良醫的合稱!這兩位良醫,一位叫醫和,一位叫醫緩。“醫”是職業,“和”、“緩”分別是其名。

醫緩的故事記載在《左傳·成公十年》中。“公疾病,求醫於秦,秦伯使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

醫緩尚未到達晉國的時候,晉景公夢見疾病化身為兩小兒,一個說:“醫緩是良醫,怕他傷害咱們,還是趕緊逃跑吧?”另一個說:“咱們藏在肓之上,膏之下,他能把我們怎麼樣?”肓(huāng),心臟與橫隔膜之間的部位;膏,心尖脂肪。古代醫學認為肓上膏下是藥力和針灸達不到的部位。醫緩到了晉國,診斷之後,果然如同兩小兒所言,晉景公的病已經不可治了,“病入膏肓”的成語就是由這個故事而來。

醫和的故事記載在《左傳·昭公元年》中。“晉侯求醫於秦,秦伯使醫和視之,曰:‘疾不可為也。是謂近女室,疾如蠱。非鬼非食,惑以喪志。良臣將死,天命不祐。’”看來晉國的國君都喜歡生病,一生病還都要向鄰近的秦國求醫。這次生病的晉侯是晉平公,醫和診斷之後,說他的病不是鬼神作祟,也不是由於飲食不調,而是迷惑於女色,以至喪失心志。醫和接著闡述了一番應該節制女色的道理,卿大夫趙孟聽後,歎之為“良醫也”,同樣“厚其禮歸之”。

醫和、醫緩這兩位秦國名醫並稱“和緩”。西晉文學家摯虞在《疾愈賦》中吟詠道:“講和緩之餘論,尋越人之遺方。”謝靈運在《山居賦》中吟詠道:“雷桐是別,和緩是悉。”雷桐是製藥人雷公和桐君的並稱,剛好對應於醫和、醫緩兩位良醫。

雖然醫緩和醫和沒有能夠治癒晉景公和晉平公的絕症,但既為良醫,那麼一定曾經治癒過許多病人,因此“和緩”並稱,取其可以使病人平和舒緩之意,引申而用於別的方面。這就是“和緩”一詞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