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2 > 「風靡」原來是形容廚刀太鋒利 >

「風靡」原來是形容廚刀太鋒利

今天的成語和日常口語中都經常使用「風靡一時」這個詞,形容著裝、愛好等各種時尚在一個時期內非常流行。「靡」的本義是散亂、倒下,比如「望風披靡」是形容草木隨風倒伏之態,「風靡」即風行,也是形容風吹倒草木的樣子,引申而指競相效仿和傾慕。但是,鮮為人知的是,「風靡」一詞最初的用法卻令人大跌眼鏡!

《韓非子·內儲說下》記載了晉平公的一個故事,不僅有趣,而且含有古人關於疾病的獨特禁忌。

「晉平公觴客,少庶子進炙而發繞之。平公趣殺炮人,毋有反令。砲人呼天曰:『嗟乎!臣有三罪,死而不自知乎!』平公曰:『何謂也?』對曰:『臣刀之利,風靡骨斷,而發不斷,是臣之一死也;桑炭炙之,肉紅白而發不焦,是臣之二死也;炙熟,又重睫而視之,發繞炙而目不見,是臣之三死也。意者堂下其有翳憎臣者乎?殺臣不亦蚤乎!』」

少庶子,戰國時對年輕家臣的稱謂;炙,烤肉;趣,通「促」,催促;砲人,廚師;反令,赦免;桑炭,桑木所燒的上等木炭;重睫,睫毛相重,形容瞇著眼仔細查看;翳憎,暗中憎恨;蚤,通「早」。

這幾個詞解釋清楚之後,這個故事就非常好懂了。其中砲人所說的「臣刀之利」竟至於「風靡骨斷」,像一陣風吹過去,骨頭就砍斷了。此處的「風靡」雖然是形容詞,但卻由此可見砲人的這把廚刀之鋒利。砲人為自己辯解,說如此鋒利的廚刀能砍斷骨頭卻砍不斷頭髮,桑炭能把肉烤得紅紅白白卻燒不焦頭髮,瞇著眼仔細觀察烤好的肉卻看不到頭髮,顯然不合常理,而是有人暗中憎恨我才陷害我的。

一根纏繞在烤肉上的頭髮就讓晉平公憤怒到要殺人的地步,如果不瞭解古人關於頭髮和疾病的關係,就會覺得非常費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發者血之餘。埋之土中,千年不朽,煎之至枯,復有液出。誤食入腹,變為症蟲。鍛冶服餌,令發不白。此正神化之應驗也。」晉平公之所以大動肝火,看似因為小事,其實正是出於頭髮「誤食入腹,變為症蟲」的認識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