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2 > 「丁憂」的「丁」是什麼意思 >

「丁憂」的「丁」是什麼意思

「丁憂」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服喪制度,官員的父母親去世,必須停職回到祖籍居喪三年。需要說明的是,這裡的「三年」僅僅指不計閏月的二十七個月,守制至二十七個月,要舉行除服之祭,脫去孝服,守制結束。

丁憂制度始於東漢,不過守制三年的規定則要久遠得多。《禮記·王制》中規定:「父母之喪,三年不從政。」但是春秋時期已經不守此制。《論語·陽貨》中有一段著名的對話,不僅反映出三年之喪已不為人遵循的事實,而且說明了為何要守三年之喪的道理。

宰我問孔子:「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矣。」守喪三年,時間太長了。君子三年不講習禮,禮必敗壞;三年不講習樂,樂必敗壞。舊谷吃完了,新谷成熟了,取火的木材也換了四次,守喪一年也就夠了。

孔子反問:「食夫稻,衣夫錦,於汝安乎?」守喪一年之後,就吃珍貴的稻米飯,穿錦衣,你的心能安嗎?

宰我回答說「心安」,於是孔子說:君子守喪,吃美味不覺得香甜,聽音樂不覺得快樂,居處不覺得心安,因此不願那樣做。如今你覺得心安,就這樣做吧。

宰我出去之後,孔子歎息道:「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宰予不仁啊!孩子出生三年,然後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三年的守喪期是天下通行的。宰予對他父母也有三年之愛嗎?

「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因此也要為父母守三年之喪。這就是守三年之喪的道理。這一制度到東漢時又正式啟用,方始稱作「丁憂」,一直延續到清代結束。

有人將「丁憂」一詞理解為成年男子居喪,這是錯誤的。「丁」在這裡的意思是當、遭逢,「憂」是居喪,「丁憂」即遭逢父母之死而居喪。「丁憂」又稱作「丁艱」,「艱」由艱難引申為父母去世,父喪叫「外艱」,母喪叫「內艱」;還可稱作「丁家艱」,「家艱」當然指父母去世。

丁憂期間,因特殊原因而必須回去做官,叫「奪情」,字面意思是奪去孝子的悲哀之情;守三年之喪未滿,應朝廷之召出來應職,叫「起復」。武將則更特殊,不解除官職,只給假一百天,這是因為戰事不可一日無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