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2 > 「長跪」跟謝罪無關 >

「長跪」跟謝罪無關

「長跪」一詞,今天一概當成「跪了很長時間」來講,通常用來表示謝罪。但是在古代,「長跪」卻是古人普通的坐姿而已,跟謝罪毫無關係。

魏晉之前,古人皆席地而坐,地上先鋪一層「筵」,「筵」上再鋪「席」。筵大於席,作用是使坐在席上的人接觸不到地面。因此古人入室必先脫鞋。「筵席」一詞後來就指酒宴時的座位和陳設。

坐姿分兩種,一種是「坐」。這種「坐」可不同於今天的垂腿而坐,而是兩膝著地,臀部壓在腳跟上。另一種就是「跪」,兩膝著地,臀部抬起,伸直腰股,以示尊敬。這種坐姿又叫作「長跪」、「跽」。「長跪」的「長」並不是指跪了很長時間,而是形容伸直腰股,上身好像加長了一樣。跽,「見所敬忌,不敢自安也」,也是表示尊敬之意。

古人一般採用「坐」的姿勢,可想而知這種姿勢比較舒服,但是表示敬意或者遇到特殊情況時,就會採用「長跪」的姿勢。《戰國策·魏策》記載了一個著名的故事:秦王欲以五百里地換取魏國的安陵,唐雎奉命出使秦國,兩人對坐,面對咄咄逼人的秦王,唐雎恐嚇說:「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說著拔劍而起。秦王立刻緊張起來,把「坐」姿改成了「長跪」的姿勢,但並不是謝罪求饒,而是表示對唐雎的尊重。

除了坐和跪之外,還有一種坐姿,叫作「箕踞」,臀部著地,兩腿向前伸展,兩膝微曲,狀如簸箕。這是一種或表示傲慢或不拘禮節的不恭敬坐姿。荊軻刺秦王不中,「倚柱而笑,箕踞以罵」,這是表示對秦王的蔑視。莊子的妻子死了,莊子「箕踞鼓盆而歌」,這是表示不拘禮節,對生死的超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