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2 > 「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南牆」是什麼牆 >

「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南牆」是什麼牆

日常俗語中的「不撞南牆不回頭」,比喻認死理,聽不進不同意見,同義詞還有「不見棺材不掉淚」、「不到黃河不死心」、「一條道走到黑」,等等。民間智慧擅長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經驗作比,不過棺材、黃河、一條道都容易理解,而「不撞南牆不回頭」這一俗語中的「南牆」到底是指什麼牆呢?

中國古代房屋的方向大都是坐北朝南,大門一進來還有一堵牆,叫照壁、照牆或影壁,不僅可以遮擋外人的目光,而且從風水角度來說,還可以阻攔直來直去的氣流。這堵牆就是「南牆」,從正房門出來向外走時,必須避開這堵牆繞著走,否則就會一頭撞上。所謂「不撞南牆不回頭」,就是諷刺那些不知道繞道而行、認死理的人。

照壁或曰南牆的起源極早,最早的時候稱作「蕭牆」,而且出自孔子之口。《論語·季氏》:「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顓(zhuān)臾:魯國的附屬國。鄭玄解釋說:「蕭之言肅也,牆謂屏也。君臣相見之禮,至屏而加肅敬焉,是以謂之蕭牆。」原來「蕭」通「肅」,「蕭牆」就是國君的宮室內作為屏障的矮牆,面對大門,像一扇屏風,因此又稱「塞門」和「屏」。臣子到了這扇門,一想起將要見到國君,立馬肅然起敬,故稱「蕭牆」(肅牆)。所以孔子所說的「蕭牆之內」就是指宮內,當政的季氏打算討伐顓臾,孔子擔憂季氏的禍患不在顓臾,而是在他的宮室之內。後人於是就用「禍起蕭牆」這個成語比喻內部的禍患。

民間仿照宮內的「蕭牆」形式也建起了照壁,不過已經跟「蕭牆」的原義大相逕庭,「至屏而加肅敬」的含義消失了,而代之以「鬼碰頭」的民間禁忌,意謂建起這堵牆就阻斷了鬼的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