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2 > 「睥睨」竟然是女牆的代稱 >

「睥睨」竟然是女牆的代稱

「睥睨」是一個書面語,形容斜視的樣子,有厭惡、輕蔑或高傲之意。比如睥睨一切、睥睨眾生、睥睨千古等詞,簡直高傲到了極點。但是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個詞最早卻是名詞,而且特指女牆!

女牆也叫女兒牆、女垣,是古時城牆上面呈凸凹形連續排列的齒形矮牆,作用是守城士兵瞭望來犯之敵,同時又可作掩體。今天很多古城的城牆上還完好地保留著「女牆」的形制。

《左傳·宣公十二年》:「守陴者皆哭。」孔穎達註解道:「陴、堞、俾倪、短牆、短垣、女牆,皆一物也。」陴(pi),《說文解字》:「城上女牆俾倪也。」「睥睨(pi ni)」又可寫作「俾倪」,《墨子·備城門》中說「俾倪廣三尺,高二尺五寸」。睥睨的不同寫法,段玉裁解釋得最清楚:「俾倪疊韻字,或作睥睨,或作埤堄,皆俗字。城上為小牆,作孔穴可以窺外,謂之俾倪。」

那麼,為什麼女牆又稱作「睥睨」呢?孔穎達說:「俾倪者,看視之名。」東漢學者劉熙在《釋名·釋宮室》中說:「城上垣曰睥睨,言於其孔中睥睨非常也;亦曰陴,陴,裨也,言裨助城之高也;亦曰女牆,言其卑小,比之於城,若女子之於丈夫也。」明清之際著名才子李漁在《閒情偶寄》一書中引《古今注》:「女牆者,城上小牆。一名睥睨,言於城上窺人也。」

「於其孔中睥睨非常」,是指從女牆的孔中窺伺敵人的動靜;「言於城上窺人也」亦是此意。顯然,這種窺伺之狀跟「睥睨」之斜視的樣子非常相像,女子則更善於「睥睨」之態,故把女牆稱作「睥睨」。至於劉熙所謂「言其卑小,比之於城,若女子之於丈夫也」,不過是男尊女卑的比附而已。斜視的樣子很容易跟厭惡、輕蔑或高傲聯想起來,因此「睥睨」由此而引申為此類義項。

李漁在《閒情偶寄》一書中提出質疑:「凡戶以內之及肩小牆,皆可以此名之。蓋女者,婦人未嫁之稱,不過言其纖小,若定指城上小牆,則登城禦敵,豈婦人女子之事哉?至於牆上嵌花或露孔,使內外得以相視,如近時園圃所築者,益可名為女牆,蓋仿睥睨之制而成者也。」

揣摩李漁的意思,大概是說「女牆」之得名,蓋出於防止深閨女子與外界接觸的矮牆;「牆上嵌花或露孔,使內外得以相視」,則女子睥睨之態,紅杏出牆之意呼之欲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