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2 > 「弼馬溫」為何是養馬之官 >

「弼馬溫」為何是養馬之官

《西遊記》第四回,太白金星招安美猴王,到了天庭之上,玉皇大帝詢問百官哪裡有閒缺的官職,武曲星君啟奏道:「天宮裡各宮各殿,各方各處,都不少官,只是御馬監缺個正堂管事。」玉帝傳旨道:「就除他做個弼馬溫罷。」孫悟空就此上任,擔任了「弼馬溫」這個養馬之官。

養馬之官為什麼叫「弼馬溫」?歷朝歷代都沒有人考證清楚過。原來,中國古人有一種奇特的傳說,認為猴子對消除馬的瘟疫有特效。北魏時期的著名農學家賈思勰在《齊民要術》卷六中,總結了怎樣相馬之後,如此寫道:「常系獮猴於馬坊,令馬不畏,辟惡,消百病也。」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引用了一本失傳的《馬經》,也有類似的記載:「馬廄畜母猴,辟馬瘟疫。」其實猴子不僅僅能避馬的瘟疫,還能治療人類的疾病,《本草綱目》在「獼猴」條下寫道:「(獼猴)肉:主治諸風勞……治久瘧,食之避瘴疫。」

為什麼猴子能避馬的瘟疫呢?明代政治家趙南星在《趙忠毅公文集》中同樣引用了那本失傳的《馬經》:「《馬經》言:『馬廄畜母猴,辟馬瘟疫,逐月有天癸流草上,馬食之永無疾病矣。』《西遊記》之所本。」天癸就是母猴的經血,母猴的經血流到馬的飼料上,馬吃了之後就不會患上馬瘟了。

馬廄裡養猴子是古代的慣例,因此古代的南北方言中有很多有趣的對猴子的稱謂,比如北方管猴子叫「馬流」,南方管猴子叫「馬騮」或者「馬留」,都是蔑視的稱謂,也都跟馬離不了干係。

玉皇大帝封孫悟空為「弼馬溫」,其實是人盡其才,再合適不過了。「弼馬溫」是「避馬瘟」的諧音轉寫,孫悟空如果是只母猴,那就更加嚴絲合縫了。另外,吳承恩創造性地為孫悟空量身定做這個官職,還有大慈悲的勸諭之意。且看《西遊記》第七回,孫悟空從太上老君的丹爐裡跳出來後,大鬧天宮之前,吳承恩意味深長地加進了三首詩,第三首詩曰:「猿猴道體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大聖齊天非假論,官封弼馬是知音。馬猿合作心和意,緊縛牢拴莫外尋。萬相歸真從一理,如來同契住雙林。」這首如同參禪的詩中,不僅直言「官封弼馬是知音」,而且吟誦的「馬猿合作心和意」不就是心猿意馬這個成語嗎!「心猿」之所以能夠跟「意馬」組合在一起,當然是因為馬廄裡拴著猴子!果然,吳承恩最終讓孫悟空不再心猿意馬,從而陪伴唐三藏西天取經,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