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好好說話2:簡單有效的高情商溝通術 > 第三節 親密互動的特殊規則 >

第三節 親密互動的特殊規則

人情社會,特別在意親疏遠近,跟親密的人互動,也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規則。無論是私下聊天時的話題選擇、分享秘密時的注意事項,還是不得不提出批評時的表達方式,希望對方尊重自己私人空間時的迂迴策略。這些說話智慧的總體原則,都是在不傷害對方感情的前提下,既能保證關係熱絡,又能把該說的話說到位。

讓關係變得更親密的「悲慘法則」

暴露缺點比展現優點

更能增進親密感。

‧可能遇到的問題

我自認對人很親切,從來都是笑臉迎人,但是一直有人說,跟我相處很有距離感,不好親近。這是怎麼回事呢?我該怎樣拉近跟別人的關係呢?

常見的說法:「我是個好人/優秀的人,所以你應該跟我親近。」

更好的說法:「我是個有缺點的人,而我願意向你暴露這些缺點,讓你感到跟我是親近的。」

?‧為什麼要這樣說

一般人都有個誤區,以為自己必須夠優秀,才能贏取大家的青睞,讓人願意親近。所以,為了維護形象,很多人便拚命展現自己最完美的一面,而對於自己狼狽的一面,則絕口不提。

然而真相可能正好相反。根據著名心理學家西德尼·朱拉德(Sidney Jourard)提出的「自我揭露」理論,跟一個人相處,能感覺到多大的親密感,取決於知道對方多少私密的事。越是推心置腹,感情就越緊密;反過來說,越是對私事顧左右而言他,就越代表彼此的關係有一定的距離。這就難怪,有些人雖然時刻保持開朗外向的形象,但是誰都覺得跟他沒什麼深交。因為別人如果只看到優點,就會覺得:「這個人固然好,但跟我總像是隔著一層,感覺不夠親密。」

所以,用六個字簡單地概括「自我揭露」的法則,那就是:「曬秘密,換感情。」這個道理很好懂,但是操作起來並不容易。面對一個不熟悉的人,首先就不知道對方值不值得信任,其次是不知道自我揭露到哪一步才算合適。如果交淺言深,一開始就把自己祖宗十八代的糗事都給人說一遍,那肯定會把對方嚇跑。而要適當地分享秘密,可以參考一個說法:「我有一次很慘,但還好事情已經過去了,不過讓我印象很深。」

有的秘密只能自己偷著樂,如果價值觀不合,對方就不太能接受;有的秘密,屬於對別人私下的議論,如果對方不能替你保密,就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而最適合分享的隱私,是那些「誰都會覺得很糗的蠢事」,比如由於能力不足或粗心大意而導致的悲慘經歷。這種糗事不會傷害任何人,只會讓對方覺得,你既然願意分享,肯定是把我當成了自己人。比如你曾經因為工作失誤被老闆罵,結果在辦公室控制不住自己號啕大哭;你曾經因為自己的幼稚行為,弄得另一半很不開心;等等。

不用害怕失去形象,事實上這些糗事才能真的拉近彼此的距離。在這方面,心理學家威爾斯(Thomas Ashby Wills)有一個暗黑的發現:很多人其實是通過「向下比較」,來提升自己的幸福感的。面對比自己優秀的人,很容易產生嫉妒跟壓力。但是發現別人不如自己,就會更容易產生親近感和同情心。換句話說,你的缺點跟失敗,反而是最適合增加親密度的話題。

找對了分享秘密的類型,下一步就要讓對方知道: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我可以用積極的態度談論不堪的往事,這表示我已經走出陰影了。

人的心理很微妙,一方面想聽你說不堪回首的往事,以表明大家是自己人;但另一方面,大家又害怕你講得太慘。因為你一旦在溝通的過程中表現出深刻的情緒困擾,對方心中就會產生「救助的壓力」,好像他們突然變得有義務來幫助你、安慰你。這時候,別說親密感了,對方恐怕只會想著怎樣逃離你。

因此,分享自己的慘事,還必須加上這麼一條——「還好事情已經過去了」。這樣一來,對方才可以隔著一段距離,安全地欣賞你的悲慘故事。讓他知道你之所以會分享這個秘密,不是因為現在還深受其擾,而單純是因為印象深刻。更不用說,對自己過去的慘事,態度越是正面積極,越會給你帶來反差的印象加分。

+‧延伸思考

所謂「悲慘法則」,不是真的哭哭啼啼,而是隔著一段心理距離,安全地回顧之前的遭遇。把過去的悲慘經歷當成一個笑話來講,不只是給對方減壓,也能使自己真的不再耿耿於懷。

怎樣既分享秘密,又讓對方保密

既然你忍不住把秘密告訴了對方,

對方一定也會忍不住想要分享出去。

‧可能遇到的問題

我跟朋友吐槽了我的老闆,雖然把心裡話講出來很痛快,但事後卻很怕他不小心說漏嘴,被其他同事知道。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確保他不把秘密說出去呢?

常見的說法:「這件事,你千萬千萬不能跟別人說啊!」

更好的說法:「這件事,你千萬別讓公司的人知道啊!」

?‧為什麼要這樣說

遇到不適合張揚的事,守口如瓶當然最好,但是不能指望人人都能做到。既然是你先忍不住要告訴對方一個秘密,對方也有很大可能忍不住分享出去,差別只是「對誰分享」而已。所以,分享秘密之後,與其不現實地要求對方「誰都不能說」,還不如特別強調「哪些人不能說」,更能讓對方幫你保守秘密。

想分享秘密,是因為人都有自我揭露的需求,渴望被其他人瞭解。把秘密藏在心裡,代表要獨自面對很多醜惡與不堪,而這是非常沉重的負擔。所以,人才會想摘下面具,希望別人一起分擔「秘密」的重量。

而一旦找到可以信任的人,在他面前卸下防備,真實地做自己,這是非常難得的事。就像小貓如果露出肚子,就代表它很開心、很放鬆。向朋友坦陳自己柔軟的、不為人知的一面,同樣會讓人很快樂、很放鬆。

只是,坦陳秘密很輕鬆,但反過來說,「聽秘密」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一旦聽了秘密,對方就會陷入一種「又甜又苦」的處境。甜,是因為對方覺得被信任,這是一件愉悅、很有成就感的事;苦,則是因為現在變成他要背負你的秘密,不知道可以跟誰分享。

所以,這時候要求對方「千萬保證誰都不能講」,既不厚道也不務實——明明是你自己因為藏著秘密太痛苦,才要分享出去,現在自己輕鬆了,就不顧對方的感受,希望對方替自己保守秘密,這叫不厚道。更何況,你分享的秘密越有趣、越重要、越難得,對方就越想把秘密分享出去。所以,要求對方誰都不能說,這叫不務實。

只是,這並不代表朋友是想背叛你。和你一樣,他也只需要一個分享秘密的出口,而且他找的出口未必會傷害到你。事實上,如果是完全不能說的秘密,你自己也不會說出口,既然你能跟這個朋友講出來,就代表這個秘密是「可以被知道」的,只是「不能被某些人知道」而已。

比如,你對老闆的抱怨,最怕的是被你的同事們知道,而如果聽到這些抱怨的朋友,是跟他的家人講、跟工作無關的人講,這就無傷大雅。朋友把秘密說出來,他會變得輕鬆一點,你也不會因此受傷。

換句話說,你要不就相信朋友的判斷,信任對方不會跟不恰當的人說,要不就提醒對方:「那個某某某,他很大嘴巴,千萬不要讓他知道。」或是:「這件事別讓公司的人知道,特別是我們同一個辦公室的人。」讓對方瞭解你的顧慮,請他特別注意,這就足夠了。

總之,不要提出「我可以跟你講,但是你跟誰都不能講」這麼不近人情的要求,不如務實一點,提出對方能夠做到的要求。

+‧延伸思考

需要再次強調的是:實在不能讓人知道的秘密,最好誰都不要說。但凡把秘密告訴別人,就要做好全世界都知道的準備。不過,在日常生活中,沒必要給自己這麼大壓力。你可以在分享秘密時,給自己設定一個「安全層級」:離秘密所涉及的利害關係越近,不管是離事件近,還是離當事人近,都要更小心地分享秘密。反過來講,離秘密的利害關係越遠,就可以越放心。

孩子闖禍了,應該怎麼教育

孩子知道犯錯的「後果」,只會懼怕懲罰;

孩子知道犯錯的「因果」,

才能學習自律。

‧可能遇到的問題

我家孩子比較粗心,常常丟三落四,像是學校佈置的作業經常忘記帶,牛奶沒喝完卻沒有放回冰箱等,我該怎麼跟他溝通呢?

常見的說法:「牛奶沒喝完為什麼又沒放回冰箱?!」

更好的說法:「喝過的牛奶不放回冰箱的話會壞掉的!」

?‧為什麼要這樣說

誰的童年不闖禍?孩子年紀小,犯錯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在犯錯之後怎樣教導。責罵只會讓孩子知道這件事的「後果」,也就是老師或者家長很生氣,會有相應的懲罰;而解釋錯誤行為的「因果」,也就是告知孩子,這件事在客觀上會造成什麼影響,他才會真正意識到自己錯在哪裡,從而學習如何自律。

以「喝過的牛奶亂扔」為例,很多父母的直覺反應是指責:「喝過的牛奶為什麼又沒放回冰箱?!」這種說法只會讓孩子知道,「我沒把牛奶放回去,會讓爸媽很生氣」,甚至會覺得父母脾氣很差。不過即便如此,小孩子總歸是只知道「我會被罵」,而不是真的理解這件事「錯在了哪裡」。

而更好的說法是告知孩子,他的行為在客觀上會造成什麼後果,也就是重點講清楚這件事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這種說法,就可以讓孩子知道「不是爸媽脾氣不好,而是客觀上你這樣做會造成什麼損失」,如此一來,就能更好地引導孩子去做選擇。

美國的兩位親子溝通專家阿黛爾·法伯(Adele Faber)和伊萊恩·瑪茲麗施(Elaine Mazlish)的研究發現,比起責罵孩子,告知孩子客觀的事實會讓孩子更好地成長。用責罵的方式,是在用「恐懼感」驅動孩子改變自己。一開始可能會有點用處,但是孩子害怕久了,可能會出現兩個極端:一是毫不顧及別人的感受,也就是叛逆;二是過度在意別人的感受,也就是自卑和敏感。顯然這都不是最理想的結果。

退一步說,就算孩子的心態沒有失衡,可是因為師長的逼迫他才願意改變和成長,那師長不在身邊的時候,他就很容易喪失自我管理的能力。很多孩子離開家去外地上學,生活突然之間就完全崩盤,就是因為爸媽過去管得太多、太細、太嚴,一旦沒人管理,生活就會像脫韁烈馬,徹底失控。

相反,如果你告知孩子,他的選擇在客觀上會帶來什麼結果,那麼要不要改變就是孩子自己的決定。理論上,他可以做出任何選擇,但同樣也要承擔相對應的代價,這樣他就不只是在聽你教訓,更是在學習如何自律,學習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經過這樣的過程學到的道理,才真正是他自己的。就算將來身邊沒有父母師長的監督,他的生活也不會失序。

當然,以這種方式施以教導,孩子並不是每次都會做出讓你滿意的選擇。但我們要瞭解,「自律」是需要練習的。雖然他有時候會選錯,但只要他能從中學到經驗教訓,就會慢慢學會自我管理,從而變得成熟。

+‧延伸思考

這樣的溝通技巧,不只可以應用在孩子身上,在成年人身上也很管用。因為很多成年人也是有點孩子氣的。比如在職場上,直接責罵下屬「你怎麼又遲到了,這個月第幾次了」就很容易讓他有「主管又在找我麻煩了」的情緒。

但是,如果你告訴他:「你一遲到,老闆早上找不到人,就要其他同事幫你頂上,甚至可能會害他們被罵,你有考慮過他們有多委屈嗎?」讓他明白他的行為會造成哪些影響,他就知道不是你在找碴,也就更容易引導他主動去解決問題了。

親人面前,怎樣保護私人空間

對私人空間的侵犯,

往往打著關心和幫助的旗號。

‧可能遇到的問題

我是一個一歲寶寶的母親,婆婆每天都會來看孩子。我雖然能理解老人家的心情,但是自己也想要些私人空間,不想婆婆每天都過來。請問,我要怎樣跟婆婆講呢?

常見的說法:「媽,您不用每天來,我自己能照顧好寶寶,您偶爾來看看就好。」

更好的說法:「媽,如果您要過來的話,麻煩您每天下午2點到4點,務必過來照看小孩。這時候他精神特別好,又愛瘋又難哄,可麻煩了!」

?‧為什麼要這樣說

親人之間,之所以很難理直氣壯地維護自己的私人空間,一是因為對方的「侵犯」,往往是打著「關心」和「幫助」的旗號。比如長輩喜歡經常到你家來,幫你收拾一下房間或者帶帶孩子。這樣一來,你維護私人空間的態度,就很容易被理解成「不識好歹」「嫌棄老人」,當然也就很難開得了口。

再者,年輕人和老年人在很多觀念上都會有分歧。像是「私人空間」這件事,很多老人家可能因為沒有這種需求,也就不太能理解年輕人對私人空間的渴望。

而當你想跟對方討論一件事的時候,如果對方從根本上就不認可討論的前提,那溝通就很容易造成誤解。類似「常見的說法」用的表達方式,很可能讓婆婆覺得你是在嫌棄她。

可能你沒有嫌棄的意思,但很難說婆婆不會往這個方向去想。即便婆婆知道了你的需求,也照辦了,但她也未必能真心接受和理解,長久下去心裡難免會有疙瘩。

老年人是格外脆弱的,他們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跟不上社會的節奏,對世界的掌控能力越來越弱,就會特別需要安全感,最怕的就是被嫌棄。能幫到你的地方本來就不多,如果連帶孩子都不讓他們插手,老人會更容易感到失落和沮喪。

那麼,在親人面前,真的就不能保護自己的私人空間嗎?也不一定,你可以以退為進,提醒他們:你想來幫我當然很好,但是「被需要」的同時也意味著責任。

關於「把興趣變成責任」,有個流傳很久的老故事可供參考——有位老人覺得樓下天天有孩子來踢球很吵,但又不好直接把他們趕走,於是他採取迂迴的方式,先對這些孩子說:「你們踢得太好了,我很喜歡看,你們可不可以每天都過來踢球?我每天付給你們20塊!」孩子們當然很高興,每天都過來找老人拿了錢然後踢球。

過了幾天,老人又對孩子們說:「哎呀,實在抱歉,最近手頭緊,每天只能給你們10塊錢了。」孩子們當然不太情願,但還是照舊拿了錢踢球。

又過了幾天,老人對孩子們說:「非常抱歉,最近錢不夠用得省著點花,要不,每天給你們兩塊錢可以嗎?」孩子們這下生氣了:「兩塊錢就想雇我們踢球?沒門!」一賭氣,就再也不來這裡踢球了。

這個故事聽起來像是一個笑話,但很多情況下,人的心理真的就是這樣:當一件事從「我想要這麼做」變成「我被迫要這樣做」的時候,人就會失去內在的驅動力。如果這件事回報太少,甚至是費力不討好,人就會漸漸產生排斥的情緒,最後不願意再繼續。

舉個例子,當廚師的人通常一開始都挺喜歡做飯的,但是真當上了廚師,很多人就再也不願意在家裡做飯了,因為這樣會讓人有種回到家還要加班的感覺。又比方說,再怎麼喜歡孩子的人,一旦成為專業的月嫂,也會知道「帶小孩」是真正的工作,而不是陪小孩互動玩耍。

所以,如果你不希望婆婆每天都來你家,不妨試著讓她意識到,「幫你照顧小孩」不是她的興之所至,而是真正的責任。既然要來,那就說清楚幾點到幾點,需要做什麼事。這樣,婆婆就從「想要」來看孫子,變成了「務必」在規定的時間過來照看孫子。

也許剛開始她還會滿口答應,但是久而久之,一定會找理由推諉,這時候你就可以順水推舟地表示理解和體貼,反過來照顧她的感受,讓她可以不必天天都來了。相對於你直接對她說「您不用來了」,這個結果要好太多了。

+‧延伸思考

很多被迫幫忙帶孩子的老人,常常會抱怨沒有自己的生活。人就是這樣,不被需要的時候覺得很失落,但是真正被需要的時候,又會意識到自己也是需要私人空間的。所以將心比心,想讓別人尊重你的私人空間,最簡單也最不傷感情的辦法,就是提醒對方注意,私人空間是相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