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好好說話2:簡單有效的高情商溝通術 > 第二節 安撫對方內心的小孩 >

第二節 安撫對方內心的小孩

每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內心深處其實都住著一個需要安撫的小孩子。本節我們先以兩個跟小孩溝通的案例,告訴大家如何通過「情緒共鳴」和「提供安全感」的方式,安撫身處糟糕境遇中的人。此外,像吃醋和悲傷這兩種生活中常見的負面情緒,也有「增強自信」和「意識喚醒」的相應對策。掌握本節提供的四種安撫情緒的方法,在別人感到孤獨、不自信、缺乏安全感或者迷茫失落的時候,你都能走進對方的心裡,告訴這個不安的小孩:「別擔心,有我呢。」

傾聽最好的方式就是「我知道你很難過」

否定、說教和偏袒,

是安撫情緒時的大忌。

‧可能遇到的問題

小孩在學校被老師批評了,跑來跟我抱怨,我該怎樣安慰他呢?

常見的說法:

(1)「你不用難過,沒什麼大不了的,不要去在意這種事啦。」

(2)「為什麼老師不批評別人,只批評你?你有沒有反省過自己呢?」

(3)「你怎麼能抱怨老師呢?老師肯定是對的!」

更好的說法:「嗯,我感覺到你是真的很難過。我能做些什麼讓你心情好一點嗎?」

?‧為什麼要這樣說

小孩的情緒特別敏感,當他抱怨的時候,如果沒有正確回應他的情緒,就可能變成人際互動的錯誤示範,並且對親子關係造成負面影響。

溝通專家阿黛爾·法伯(Adele Faber)和伊萊恩·瑪茲麗施(Elaine Mazlish)研究發現,家長在安撫小孩的時候,非常容易犯下三種錯誤:否定、說教、偏袒,而這很容易破壞親子之間的信任。

首先,所謂「否定」,就是不承認小孩的感受。很多父母都會覺得,小孩子喜歡對自己的感受小題大做、誇大其詞;甚至會覺得,孩子的很多負面感受根本就不應該存在。

比如,小孩告訴你,他遇到了一件難過的事情。這時候你跟他說:「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你不用難過,睡一覺就沒事了。」這看起來是在指導他如何渡過難關,實際上卻是在否定他的感受。這會讓小孩很受傷,因為他講了自己的真實感受,卻被當成一種不應該有的錯誤。

那麼下次,小孩又有什麼情緒,就會不想跟大人多說。大人問起的話,他也只會敷衍說「沒事」。因為上一次的經歷,讓他形成了一個印象,那就是大人根本不會認真看待他的情緒。所以說,否定別人的感受,不會讓這種感受消失或是讓他變勇敢,而只是會讓他學會隱瞞而已。

其次,所謂「說教」,就是講大道理教訓人。比如,小孩說他在學校被同學嘲笑了,結果你卻說:「為什麼別人沒被嘲笑,就你被嘲笑?你有沒有反省過,是不是你哪裡做得不對呢?」

其實每個人都討厭別人說教,但是家長在小孩面前,很難克制自己教訓人的衝動。因為彼此之間的身份關係,讓家長覺得自己有義務、有權利隨時說教,尤其是小孩在吐苦水的時候,他都是呈現出很脆弱、很受傷的那一面,這時候家長就更容易把自己當成心靈導師,要對他好好開導一番,但結果卻只是讓小孩更討厭跟家長交流。

最後,所謂「偏袒」,就是非理性的站隊。你畢竟不是當事人,很多情況都不瞭解,第一時間就站隊,肯定是在偏袒。比如小孩跟你抱怨:「老師太可惡了!」結果你卻數落他一頓:「你怎麼可以這樣說老師!老師總比你懂得多!」這就是在偏袒老師,你像這樣胳膊肘向外拐,小孩當然會很失望。

不過,反過來偏袒小孩,也不是件好事。比如你隨口附和他說:「對!這老師太不像話了!憑什麼當老師!你怎麼會這麼倒霉,要被他教?」這種說法,會讓他越發覺得自己可憐,也更加怨恨老師。

其實,小孩抱怨歸抱怨,通常只是想發洩情緒,發洩完也就沒事了,隔天終究還是要回到學校,去跟老師相處。如果你過度偏袒小孩,隨便附和他去詆毀老師,就變成不負責任地煽動情緒,也沒有起到安撫的作用。

所以說,否定、說教、偏袒,都是「聆聽抱怨」時的大忌。而真正適當的安撫方式,應該是「觀察」和「描述」對方的感受,讓他知道,你有接收到他的情緒,並且有耐心認真聽他說下去。比如你可以說:「嗯,我感覺到你是真的很難過。我能做些什麼讓你心情好一點嗎?」或者是:「嗯,看來老師真的讓你很委屈,你覺得哪些地方他是在冤枉你呢?」

請注意,按照這樣的講法,你既沒有否定他的感受,也沒有試圖說教,也沒有表態支持哪一邊,你只是在「描述」而已。但是只要小孩感覺到,你有接收到他的情緒,他就會很受安慰。因為他知道自己能夠信任你,把你當成一個安全的情緒出口。那麼接下來,他就會進一步地向你宣洩情緒、訴說苦惱。別擔心,這是一個正常的心理減壓過程,有什麼道理可以等他冷靜下來再談。

+‧延伸思考

不只是大人對小孩,在普通的人際關係中,你也要盡量用觀察和描述,來取代否定、說教和偏袒。比如朋友抱怨工作壓力,你不應該說:「工作就是這樣,你不要想太多,好好做就是了。」而應該說:「聽你這樣說,壓力肯定很大吧,你是覺得老闆偏袒同事,對吧?」這樣,對方才會願意跟你深聊下去。

你的孩子有沒有「安全角」

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

自己首先是安全角,

然後才是管教者。

‧可能遇到的問題

昨天孩子跟我抱怨,說同學欺負他。我讓他自省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並且三番五次強調跟同學相處要團結友愛。但這之後,孩子看起來有心事,也不再找我聊學校的事了。我是不是不該責罵孩子?我現在該怎麼修復我們的關係呢?

常見的說法:「我不是跟你說過要聽老師的話嗎?現在有苦頭吃了吧?」

更好的說法:「乖,聽到你這麼說,我也很難過。別擔心,我們一起面對。」

?‧為什麼要這樣說

當「情緒共鳴」不能解決問題的時候,就意味著問題真的比較嚴重了。像上一篇提到的「被老師批評」這樣的事情,家長只需要讓孩子的情緒表達出來就好,可是遇到「校園霸凌」這種事,家長就必須介入了。

不過,這時候父母經常有個誤區,那就是希望借此機會教育孩子,讓他們對一些平時聽不進去的道理更加上心。可是這樣一來,在孩子心裡,父母就不再是「安全的依靠」,而這對親密關係的傷害是根本性的。

曾有位北大畢業生稱,他幼時遭人欺負,回家跟父母傾訴,想不到卻只得到些冷嘲熱諷,比如:「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父母的這種溝通方式,讓他既失望又憤怒,最終導致他離家求學後,與家裡徹底決裂。

要避免這樣的家庭悲劇,父母在進行親子溝通時就必須意識到,孩子感到委屈的時候,要在第一時間成為他的「安全角」。

人跟動物一樣,在外頭受傷了,就會本能地想躲起來,找一個讓自己有安全感的角落,去安心地舔舐傷口。這個地方,就是「安全角」。孩子心目中的安全角,最開始一定是父母,所以小孩但凡受了點委屈,第一反應就是去找爸媽傾訴,希望爸媽安慰他。

遺憾的是,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自己首先是安全角,然後才是管教者。結果,小孩子期待的是安慰,等來的卻是教鞭。因為很多父母誤以為,趁著孩子受挫折、受打擊的時候,來點嚴厲的教育,有利於小孩成長,但這其實大謬不然。

教導孩子這種事,學校能教,別人也能教,事前能教,事後也能教。然而在事情剛剛發生,孩子正沉浸在委屈情緒裡的時候,父母能帶給孩子的安全感,卻是誰也替代不了的。

所以,對小孩來說,如果他在自己心中的安全角,得到的不是撫慰而是另一波刺激,那麼他所能學到的唯一一件事,不是自己錯在哪兒、以後應該怎樣改進,而只是認識到「這個地方不安全」。久而久之,他就會開始疏遠父母,遇到什麼挫折也不想跟父母說,有什麼心事,也不想跟父母傾訴了。

所以,父母應該要有一種自覺:當小孩遇到傷心事,跑來跟你訴苦的時候,就表示你是他的安全角。也許,小孩頻頻找你抱怨的,都是些芝麻小事,讓人聽得很不耐煩,甚至這些事情,本來就是你一直在提醒他,而他卻一直當成耳邊風的,現在鬧成這樣完全是他咎由自取。但是無論如何,你都要知道,小孩子第一時間向你求助,是一件非常溫暖也非常可貴的事情。因為在這一刻,你是他心目中最安全、最信任的人。

而且,你完全不用擔心,成為「安全角」就是無原則的溺愛,就不能再對孩子進行管教和指導。比如,小孩抱怨學校有同學欺負他,你說「別擔心,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而不是「太不像話了,我找他們去!」其實就是在表明一種「無條件的支持,但不是無條件的袒護」的態度,而這才是「安全角」的意義所在。

進一步說,當你們真的「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的時候,孩子一定會發現,「團結同學」正是題中應有之義。只是這時候,你不需要通過指責和傷害感情的方式來表達這個道理。在表示支持的前提下講道理,對方才能聽得進去,你也才能實現親情和說理的雙贏,這恰恰是「安全角」的意義所在。

+‧延伸思考

要維護安全角,並不是說你不能提醒小孩,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假如你帶小孩去逛街,可以警告他說:「不要到處亂跑,很容易摔倒!」這樣講沒有問題。但是,如果小孩亂跑,不小心真的摔倒受傷了,這時你再去責罵他,就是在破壞安全角了。

人跟人的親密度,很多時候就是幾句話決定的。如果你總是對小孩冷言冷語,小孩就不敢信任你,長大以後也自然而然就會疏遠你。但是,當年到底是你的哪一句話讓孩子有這種感覺的,他可能也早就忘了。可是,那種不安全的感覺,卻一直留在他心裡。

這些溝通的道理,不僅適用於親子之間,也適用於戀人和朋友之間。當對方向你傾訴的時候,無論你覺得對方的痛苦是多麼無聊、多麼不值一提,你都要瞭解一件事——他正在把你當成安全角,而這是很難得的信任。就算你有再多的道理要分享,也要在「我是你的安全角」這個前提下展開。

伴侶吃醋了怎麼辦

會吃醋,

就是因為人總會比較;

比較了就會自卑,自卑了就會吃醋。

‧可能遇到的問題

另一半特別愛吃醋,就連我在工作上跟異性有正常接觸,他也會不開心,我該怎麼辦?

常見的說法:「你怎麼這麼小心眼啊?只不過是工作之餘吃個飯而已,就這麼不相信我嗎?」

更好的說法:

(1)「哎喲,你又不是不知道,這個同事是個工作狂,就連吃個飯,開口閉口都是工作,無趣得要死,你覺得我跟這種人,還能多講什麼話嗎?」

(2)「我還要吃你的醋呢!你那個新同事能幹又漂亮,我要是男生肯定追她,你跟她吃飯我才擔心呢!」

(3)「我骨子裡是什麼樣的人,只有你最知道,也只有你才懂得欣賞。除了你,我跟別人只可能是泛泛之交而已。」

?‧為什麼要這樣說

面對另一半愛吃醋,很多人會覺得:「我行得正走得端,你吃醋就是猜忌!就是懷疑我的人品!」或者反過來說:「你既然愛我,為什麼不相信我?難道你愛得不夠真摯?」但是問題真的不是出在這裡。如果你覺得對方小題大做,對方卻覺得自己是在防微杜漸,你們非要分個對錯,就只能兩敗俱傷了。

其實,吃醋是一種攻擊性的心態,不單單是因為愛,也不單單是因為小心眼或是不信任。它真正的根源,是來自對方的「不自信」,也就是缺乏安全感。

所以,你應該換個思路,不要跟另一半爭對錯,而是要解決問題的根源,也就是讓對方自信起來。會吃醋,就是因為人總會比較,比較了就會自卑,自卑了就會吃醋。要解決問題,你就應該主動建立情感關係裡的安全感。

而要通過「增強自信」來建立安全感,具體的方法有三個:(1)吐槽吃醋對像;(2)反過來吃對方的醋;(3)把吃醋變成秀恩愛。

第一招,所謂「吐槽吃醋對像」,其實就是消滅伴侶的假想敵,即另一半吃醋的對象,可能是請你吃飯的老闆、青梅竹馬的老鄉、高富帥的老同學等。你大概能猜到這些人身上有哪些地方是你的伴侶覺得自己比不過的,然後就可以對症下藥地進行吐槽。

比如:學歷高的,你可以說他是書獃子;有錢的,可以說他品位差;年紀輕的,可以說他幼稚;長得帥的、漂亮的,也可以說他徒有其表沒有內涵。就算對方哪裡都好,你還可以吐槽三觀不合,根本聊不到一塊兒。只要你多批判伴侶吃醋的對象,讓伴侶覺得你對那個人根本看不上眼,那他自然就會有安全感了。

第二招則是「反過來吃對方的醋」,不過這不是教你倒打一耙,而是幫對方提高自信。另一半之所以會吃醋,是怕你並不在意他,這時候如果你「以毒攻毒」,找個機會對他吃點小醋,表現出很在意他的樣子,恰恰治癒了他的痛處。而且,當對方反過來讓你「別瞎想」的時候,將心比心,也會覺得自己之前確實是想多了。

當然,這種反過來吃醋的態度,不是指責而是嗔怪。你的潛台詞是在說:「你居然吃我的醋?你知不知道,在我眼裡,你才是那個特別有魅力,容易招蜂引蝶的人呢!」這樣一來,吃醋就變成了一種讚美。

而最後一招「把吃醋變成秀恩愛」,同樣是基於「讚美」這個思路。真心相愛的兩個人,彼此之間一定有很多默契是別人無法領會的。所以,當另一半覺得別人會把你搶走,或者你會喜歡上別人的時候,打消疑慮最好的辦法,就是向對方證明:你們之間的默契是獨特的,是別人不可能取代的。這其實是通過讚美你們之間關係的獨一無二,讓對方產生安全感,是一種最高級的「秀恩愛」。

+‧延伸思考

想讓對方更自信,就需要學會誇人。而誇人要誇到心裡,不能只誇表面的優點,而是要發現對方獨特的、不會被取代的特質。比如,他是如何讓你開心、如何讓你覺得他瞭解你,或是他有什麼氣質,讓你特別喜歡跟他待在一起。這些另一半獨有的特質,才特別能建立他的信心,讓他產生安全感。

怎樣讓悲傷的人振作起來

勸一個人鼓起勇氣,

你不需要賦予他特別的力量,

因為重新振作的力量,就在他自己身上。

‧可能遇到的問題

朋友的親人去世,我希望表達安慰,讓朋友感受到真誠的關心,能夠重新振作起來。請問我該怎麼說呢?

常見的說法:「節哀順變,人總有一天是要離開的,加油,堅強起來!」

更好的說法:「我知道你很難過,可是如果你倒下了,你的孩子怎麼辦?」

?‧為什麼要這樣說

對於沉浸在悲傷中不能自拔的人,人們通常有兩種態度:一種是對他百依百順,希望通過無微不至的關心,讓他心裡舒服一點,早點走出這段陰鬱的日子;還有另一種剛好相反,則是希望通過當頭棒喝,讓他醒悟過來,知道不能任憑自己沉浸在糟糕的情緒裡。可是,這兩種做法都有問題:順著他,可能讓他在情緒中陷溺得更深;而直接罵他,又怕他承受不住。

所以,鼓勵一個人,既不能完全順著他,也不能過度激烈,而是應該去喚醒他的另一種角色意識,然後再對他進行疏導。這在心理學上叫作「意識喚醒」。

每個人都同時扮演著很多角色,對父母而言你是子女、對妻子而言你是丈夫、對老闆而言你是下屬、對同事而言你是夥伴……每一種身份,都對應著不同的責任,當你想起這些身份的時候,自然就會想起有些必須做的事情。

遇到巨大的打擊時,很多人的本能反應是緊抓著自己「被影響」的那個角色不放,而拋下了自己背負的其他角色。比如,當一個人父母過世的時候,他會非常哀痛,以至於滿腦子都只剩下一種角色,就是「我作為子女,此時是多麼絕望」,卻忘記自己還有其他身份和責任。

這時候你想要勸說和安慰,就可以提醒他,不要忘記自己還有其他身份。比如你可以說:「想想你的孩子,他們可全都指望著你呢。」通過這樣一個輕輕的點撥,提醒他意識到作為父親/母親的身份,就能讓他想起來:「我不只是我爸的兒子,同時也是個父親,所以不能過度悲傷,我還要照顧我的家庭!」這樣,你就可以把他從悲傷的情緒中,一點一點地拉出來,獲得一種心理上的躍升,這就是所謂的「意識喚醒」。

再比如,小朋友害怕打針,你就可以說:「你看,旁邊那個小妹妹也很害怕,你是大哥哥,給她做一個榜樣好不好?」這種說法,其實也是一種「意識喚醒」。小朋友會想,自己雖然還小,但畢竟也有一定的身份和責任,裝也要裝出勇敢的樣子。

此外,像警察、軍人、消防員這些職業常常要面臨生命危險,他們作為一個普通人,也會本能地感到畏懼,而統一的制服、嚴格的行為規範,在危急關頭提醒他們「我是一名消防員」,就是在喚醒和強調他們的身份,幫助他們在那一刻克服恐懼、抑制悲傷,提起精神去履行他們的職責。

曾經有一張照片感動過無數的人,被稱作「最美逆行」。畫面的一邊,是人群正在逃離火災現場,另一邊,則是一位消防員逆著人群,勇敢地奔向火場。這名消防員當時想到的一定不是「我是一個父親」「我是一個丈夫」,而是「我是一名消防員,我要完成我的使命」。

所以,當你要勸一個人走出悲傷、鼓起勇氣的時候,你不需要賦予他特別的力量,因為重新振作的力量,就在他自己身上。只不過這種力量有時候被隱藏在某一個身份裡,暫時被我們忘記了,需要被人喚醒才會激發出來。你不可能說了一段話後,就直接撫平了他的悲傷,讓他變得無憂無慮。你能做的就是喚醒他,幫助他想起他是誰、應該做什麼。

+‧延伸思考

並不是所有的傷痛,都需要鼓勵對方早點走出來。很多時候,對方只是想找人吐吐苦水,並不是真的深陷情緒,這種狀況就不需要使用「意識喚醒」的技巧,而是要聆聽、表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