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好好說話2:簡單有效的高情商溝通術 > 第一節 「會聊天」不靠信息,靠情緒 >

第一節 「會聊天」不靠信息,靠情緒

當我們想跟別人走得更近時,反而會遇到一大堆麻煩:選什麼話題,最能拉近心理距離?想聊到比較私密的事,會不會引起反感?對方跟我提到一個話題,到底是想聽我說還是自己想顯擺?真心欣賞對方,怎樣不被當成泛泛之交?……其實沒必要患得患失,只要掌握幾個技巧就好。

聊八卦的正確方式

聊八卦,

本身不是一個問題,

但打聽八卦會出問題。

‧可能遇到的問題

過年親人團聚,我想關心一下表弟、表妹們的感情問題,但我也知道,他們未必喜歡被人詢問隱私。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既不讓他們感到被冒犯,又能聊到這個比較私密的話題呢?

常見的說法:「最近有沒有交女朋友啊?沒有的話趕快找一個啊!」

更好的說法:「一年沒見都長這麼帥啦!我是不會問你有沒有交女朋友的,除非你想聊聊,跟大家炫耀一下。」

?‧為什麼要這樣說

「聊八卦」本身不是一個問題,因為這是一種促進關係的方式。會出問題的,基本上都是因為掌握不好尺度,打聽到對方不想說的隱私,觸碰到了對方的雷區。

但是,除非對方主動表示過哪些話題是不能聊的,不然你很難預估他的底線。如果不知道對方的底線在哪兒,在聊八卦之前,就需要一句「問路石」給話題排雷——投石問路,瞭解一下對方對這個話題是否敏感。

比如,詢問他人的感情狀況的時候,通常的問法是:「你有女朋友嗎?」這樣問,會給人兩個感覺:(1)你是專門來問這件事的;(2)你沒有給我留餘地。所以這句話說出口,就像是在賭博,賭對方不會介意。

有人喜歡隨時秀恩愛,也有人對情感話題諱莫如深。如果賭贏了那自然是皆大歡喜,可是如果賭輸了,對方很介意你打聽他的隱私,那麼這件事會變成你們關係中的一個芥蒂,從而疏遠彼此的感情。

而使用「問路石」的優勢,就在於它更保險。比起直接問對方有沒有談戀愛,你先投石問路地表示「我是不會問你的」,就可以給自己創造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語境:如果對方樂意分享,那這句話就可以作為一個引子,引導對方開始講自己的事;如果對方並不願意講,這句話也給他留下了足夠的「餘地」——雖然你問了,但是說不說完全由對方決定,你沒有任何強迫的意思。他只需要冷處理或者不正面回答你,你就能瞭解他的意思,場面也不會尷尬。

然後再表示你的關心:「我不會打聽這種事,但是如果你想講,我是很樂意聽的。」這樣說,就是把「問答」變成了「分享」,讓對方感覺主動權在自己手裡。這樣一來,你就創造了一種進退皆宜的語境。如果對方樂意分享,你們就開啟了一個愉快的八卦話題;如果對方不願意講,你也給了他拒絕你的空間,你們可以換一個話題。

更何況,人很有意思,你越是逼問,他就越不願意說;相反,你表現得若無其事,對方反而會更願意主動分享。換句話說,如果你故意表現得「我不是很好奇,你不一定要回答」,反而會增加對方主動分享的概率。

就算最終對方不願意分享他的情況,你光是表示「我不會逼問你……但如果你想聊,我也很願意聽」,就已經傳達出你的關心和體貼了。就算不依靠聊八卦或自我揭露來促進彼此的關係,只要給對方留下好印象,其實就是一種慢慢拉近距離的方法。

+‧延伸思考

其實,很多事情,能聊不能聊,都在兩可之間。聊天的方向可以完全不變,只要換個說法,表明自己不是抱著打探隱私的態度,就能把那些吃不準能不能聊的話題,變成拉近你們關係的契機。

比如,你看到朋友最近情緒不佳,但又不是很確定他願不願意跟你說心事,你就可以用「我不會打聽,但樂於傾聽」這種投石問路的技巧,表示關心:「看你最近好像心情不是很好,我不會問你發生了什麼,但如果你想找人聊天,我隨時願意當聽眾。」多試幾次你就會發現,只要你表達的是關心,而非八卦別人隱私的慾望,對方敞開心扉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

選什麼話題,最能跟人拉近距離

比起正面的事,

聊負面的事更容易讓人有共鳴。

‧可能遇到的問題

和別人聊天的時候,我會很容易沒有話題,一會兒就冷場了。到底應該如何挑選話題,才能跟對方越聊越熱絡呢?

常見的說法:選擇聊「特別」的話題。比如:「我最近喜歡上了古典樂,特別喜歡××音樂家的作品!」

更好的說法:尋找共鳴感最強的話題。比如:「我老公什麼都不錯,就是回家衣服都亂丟,真是讓人受不了!」

?‧為什麼要這樣說

很多人以為,能否維持聊天時熱絡的氣氛,取決於「話題本身精彩不精彩」,所以他們在聊天的時候喜歡講聳動的、難得的、特別的話題。但事實上,能激發別人聊天慾望的往往不是「話題的精彩性」,而是「話題的共鳴度」。

日本著名的節目製作人美濃部達宏曾經提到過,如果想要跟任何人都有話聊,有五種話題可供選擇,剛好堆成了一座「能夠引起共鳴的話題金字塔」。從最低層到最高層依次是「家庭」「學校」「飲食」「工作」和「藝術」(泛指音樂、影視、書籍、繪畫等各類作品)。

在這五層裡,越接近底層,話題就越普遍,尋找共鳴就越容易。越往上層走,話題越進階,共鳴就相對弱一些,而「觸礁」的可能性則會變大。比如說,喜歡貝多芬的不一定能跟喜歡莫扎特的聊到一起,搞金融的很難跟搞藝術的有共同氣質。

但是,伴侶有什麼讓自己受不了的習慣,上學的時候有哪些難忘的回憶,附近有什麼值得推薦的餐廳……這些話題基本都能引發共鳴,讓大家都參與進來一起聊。所以,當你不知道聊什麼的時候,不妨按照「家庭——學校——飲食——工作——藝術」這個順序找找話題。

不過,很多人會有個誤區,那就是把「找共鳴」當成了「找認同」。結果是這個話題雖然可以聊,但是「聊不開」,也就是缺乏延展性。比如,如果你說到一件事,對方只是接一句「是哦」,那接下來可能就沒話說了。

就像同樣是聊天氣,英國人卻樂此不疲,因為英國的天氣是以陰晴不定著稱的,他們可以從「明天會不會下雨」聊到「全球變暖對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預測,聊起來充滿變數和趣味,這就是所謂的「延展性強」。可是,如果對方所在的城市四季如春,「天氣」就不是個可以延伸的話題。

所以,如果你追求的是迅速跟人拉近關係,甚至是成為知己,除了通過「話題金字塔」找話題,還可以搭配使用一個小技巧:從生活中的共同困擾聊起,追求負向共鳴。比起聊雙方都喜歡的事情或雙方都討厭的事情,共鳴會更加強烈,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負面優先效應」。

如果你在網上看到兩篇文章,分別是《比爾·蓋茨最愛去的三個餐廳》跟《比爾·蓋茨最討厭去的三個餐廳》,絕大部分的人會優先選擇看《比爾·蓋茨最討厭去的三個餐廳》,想知道這些餐廳到底是怎麼得罪世界首富了,這就是因為我們對負面的信息會更加敏感。

在日常生活中,天氣、交通和職場,都是大家特別喜歡吐槽的:很少有人認為自己所住的城市天氣宜人、交通便利從不堵車、同事完美無可挑剔。「負面優先效應」用得好,很容易打開對方的話匣子。

總的來說,結合聊天的「話題金字塔」以及「負面優先效應」,較容易引起共鳴同時也讓話題具有延展性的主題是:(1)讓自己受不了的地方;(2)學校裡的糟心事;(3)不喜歡的食物;(4)工作上的煩心事;(5)接受不了的藝術。除了這五種話題,你還可以按照這個思路去尋找更多主題,通過無傷大雅的共同吐槽,來拉近與對方之間的關係。

+‧延伸思考

這個技巧不只適用於聊天時跟人拉近距離,只要你想抓住別人眼球、想讓別人產生強烈共鳴,都可以利用「負面優先效應」,用大家討厭的事做主軸。

但是,從不喜歡的東西說起,如果雙方剛好價值觀不同,也可能會造成比較大的衝突。所以,如果只是泛泛之交,最好還是從「大家都喜歡」的事聊起。畢竟,你得在「聊得深入」和「絕不出錯」之間做出取捨。

小心!別做「話題小偷」

有時別人只想讓我們做聽眾,

我們卻誤以為他在尋求共鳴。

‧可能遇到的問題

我是個特別健談的人,經歷也比較豐富。別人說什麼我都能接得上話,這不是挺好嗎?可是經常有人說我喜歡搶話,我聽到之後很委屈,我明明只是想參與分享,他們為什麼會覺得我是在搶話呢?

常見的說法:「你推薦的這家餐廳我知道!味道確實很好,我吃過他家的××菜……」

更好的說法:不做正面回答,而是傾聽和詢問。

?‧為什麼要這樣說

上一篇講到,我們在跟人聊天的時候,主動選擇讓對方有共鳴的話題,是非常重要的。不過在有些情況下,對方跟我們聊到一個話題,目的並不是尋求共鳴,而是希望我們做他的聽眾。

這個時候,如果你本著「問一答十」或者「知無不言」的態度,積極地分享你的所見所聞,就是在不知不覺中竊取對方的話題,破壞對方當主角的意圖,成了一個「話題小偷」,而這是聊天中的大忌。

比如,同事興致勃勃地想分享他的新發現:「我最近發現一家餐廳,就在公司旁邊,甜點特別好吃!」結果你突然接口說:「對對對!那家我知道!我上星期才去吃過,我覺得檸檬蛋糕最好吃了!」遇到這種情況,對方不但會覺得不愉快,而且還沒辦法發作,因為表面上你是接著他的話說下去的,似乎是在幫腔。可是,實際上你卻喧賓奪主,偷偷將屬於他的話題變成了屬於你的話題。像這種接話方式,就稱為「話題小偷」。

當然,你不一定是故意的。畢竟有些話題正好是你非常熟悉或很感興趣的領域,你有很多有價值的東西可以分享。可越是這樣,你越要先停下來確認對方到底是想讓誰當主角,否則,對方提出一個話題,本來是想分享自己某個發現或是特別的經歷,你卻讓他覺得他的體悟不值一提甚至是班門弄斧,他便無法好好享受跟你的聊天了。

當有人說:「你知道公司附近最好吃的蛋糕店是哪一家嗎?」這時候你就要注意了,他這句話雖然聽起來是個問句,但他可能根本就沒有詢問的意思,而是一個想開啟話題的信號彈。

要避免成為掃興的「話題小偷」,你就得認真觀察一下,對方是想詢問還是想分享。如果對方是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聊,或是用請教的語氣向你提問,那他多半是在詢問,所以這個話題的主角可以是你。

可是,如果他眼裡放光,興奮地說:「你知道附近最好吃的甜品店是哪一家嗎?」那他這時候的期待,就不是由你來分享經驗,而是聽他來分享他的經驗。這句話真正的意思是:「關於甜品的話題,你準備好做我的聽眾了嗎?」

如果你正確解讀了他的信號,那恰當的回應方式不是正面回答問題,而是傾聽和詢問。比如你可以說:「是哪一家店啊?」或者說:「怎麼?你有什麼特別推薦的嗎?」其實,你提的這些問題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借這些問題來展示你的立場:我已經準備好做你的聽眾了。這樣一來,對方就可以充分展開他的話題,聊起來自然就很盡興了。

再舉個例子,假如你的一個朋友突然提起:「你去過北歐嗎?」這時候你應該先分析一下他的心態。他的目的既有可能是咨詢一下旅遊小貼士,也有可能是剛去過,所以想跟你分享這段獨特的經歷。而不管你去沒去過,都可以跟一句:「(沒)去過呀,怎麼了?」而這時候,你就可以通過對方的回應,來判斷他的真實意圖了。

假如對方說:「我剛從北歐旅行回來!」很明顯這時候他希望自己是主角,你就應該表現出傾聽和詢問的態度,讓他知道你已經準備好要成為他的聽眾了。就算你其實也去過北歐,甚至很熟悉,也沒必要一開始就跟他爭奪主角的位置。畢竟這是對方開啟的話題,等他講盡興了,你再分享自己的經歷也不晚。

總之,聊天的時候,要保持敏銳,時時都要判斷對方傳達的信號,到底是希望你做聽眾,還是在尋求共鳴,希望你們彼此多交流?如果他想主講,你卻以為他要交流,就會掃了他的興;反過來,如果他是想交流,你卻唯唯諾諾、不想多講,那也會冷場。

+‧延伸思考

有些特別普遍的話題,比如「你喜歡吃什麼」「你業餘時間喜歡做什麼」「你喜歡讀什麼小說」等,對方很可能是為了跟你多交流,所以你不用擔心變成「話題小偷」,可以放心分享自己的經歷和觀點。

比如,朋友問你:「你有看過金庸的小說嗎?寫得好精彩!」分析一下他的心態就知道:金庸的小說非常普及,有讀過金庸,算不上是什麼獨特的經歷。除非對方從來不看小說,認為看小說是件奇聞,很值得大談特談,否則他這樣講,應該不是想當主角主導話題,而只是想跟其他讀者交流一下而已。

落差讚美法

誇人的話說不到對方心裡去,

是因為對方分辨不出來你是不是真心的。

‧可能遇到的問題

有時候,我明明已經非常真心誠意地大力誇獎別人了,可對方似乎也沒什麼反應,覺得我只是客套。我該怎麼說,才能讓我的稱讚顯得更走心呢?

常見的說法:「你真的真的好厲害啊!」

正確的說法:「坦白說,我以前一直以為你×××(坦陳你對對方的刻板印象),現在才發現你那麼厲害!」

?‧為什麼要這樣說

有時候,你真心誠意的讚美,對方聽了好像也沒有特別開心,沒把你的讚美當真。這很可能是因為平時客套話聽多了,你的真心也被他當作了場面話。真心卻被當成客套,實在很令人沮喪。要避免這種遺憾,你可以使用「落差讚美法」,讓你的讚美,真正誇到別人的心裡頭。

舉個例子,同事帶了一盒自己烤的餅乾分給大家吃,大部分的人會說:「這餅乾怎麼這麼好吃啊!你也太厲害了吧!」這就是平鋪直敘地說出對方的優點。當然,直接誇獎對方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還不夠。

而如果你想升級你的讚美,讓對方印象更加深刻,就需要使用第二種說法——先坦陳你之前的刻板印象,再告訴對方,你現在看到的優點,是如何扭轉了你對他的看法。這就是在靠印象的「落差」,讓對方對你的稱讚留下更深的印象。

比如,你可以這樣說:「坦白講,我以前一直以為你是工作狂,除了工作之外什麼都不愛,真沒想到你竟然喜歡烘焙,而且手藝還這麼好!真是想不到啊!」

說到底,讚美被當成客套話,往往是因為對方分辨不出來你的讚美究竟是不是出自真心。同事之間、朋友之間,如果不是太熟悉,話當然都挑好聽的說。試想一下,如果整個辦公室的人都跟那個同事說:「你烤的餅乾好好吃啊!」那對方當然很難分辨,你是因為同事一場所以給他留點面子,還是真心覺得餅乾很好吃。

相反,如果你用醜話當作開場白,對方反而會覺得「他都這麼坦白了,那想必是真心的」。而一旦他覺得你是在講真心話,那接下來你的「反轉」,也就是「過去對你的刻板印象是不對的,原來你這麼棒」就不會讓對方覺得像場面話了。

進一步說,這個技巧中講的「印象落差」,不一定要由黑轉紅,只要是按照「原本沒想到,現在你居然」這個思路,說出你心裡的印象變化就可以了。所以,用「好上加好」的說法,同樣也能創造落差感。

比如,你可以這樣說:「我原本覺得你挺靠譜的,但我沒想到你居然……」停頓一下,語氣反轉說,「……你居然是這麼靠譜啊!」用語氣的反轉吊個胃口,能加強你的情緒感染力。對方在鬆一口氣會心一笑的同時,也會把你的誇獎給記牢了。

+‧延伸思考

有落差的讚美,更容易拉近你跟對方的關係。因為直來直去的讚美比如「你烤的餅乾好好吃」,只是在陳述一個客觀現象。而客觀現象是不需要任何感情基礎的,也就是說你不需要喜歡他或是瞭解他,也能稱讚對方烤的餅乾很好吃。但是,沒有感情基礎的讚美,往往不會打動人。

但如果你說「我過去只覺得你工作很靠譜,沒想到你還這麼會生活」,這時候,你就是在傳達你對他的看法的變化。而這種話,通常你只會對熟悉的、重要的人說。畢竟,你不會對路人表達你對他的想法,但如果是朋友、家人,你就會樂意把對他的看法說出口。換句話說,當你向對方坦陳他在你心中由黑轉紅的經過時,他不僅會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對方會感覺到你是把他當成了自己親近的人。

進一步說,「發現不被注意的優點」,會讓對方特別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注和重視。因為「工作努力做事靠譜」在職場上是一個常見的優點,可是在這個背後,「有生活情趣」則是很少有人會看到的東西。想要誇人誇得有新意,就要留心尋找這些更深層次的東西。

幽默達人的接梗技法

當你在態度上把對方的調侃變成一個笑話,

他也就不好意思再拿這個來攻擊你了。

‧可能遇到的問題

被別人調侃、開玩笑時,我應該怎麼接話才能不冷場呢?如果對方的玩笑開得有點過分,但我又不想跟他撕破臉,我該怎麼做呢?

常見的說法:「你幹嗎笑我!不要亂講!我根本不是這樣的!」

更好的說法:「其實,比你想的更嚴重……」

?‧為什麼要這樣說

被開玩笑的時候,有時你可能想跟著一起開玩笑,可是卻不知道怎麼參與進去,甚至有的時候別人把梗都遞到你的嘴邊了,你卻不知道怎樣去接住它,只能哈哈一笑就過去了,這很可惜。

其實這個時候,最簡單的回應方法就是「自黑」,因為大家都覺得自黑的人既隨和又有趣。可是,好像沒有人教過我們該如何自黑,不懂訣竅的話臨時想要自黑是不知道該怎麼做的。而一個極易上手的自黑技巧就是——比你想的更嚴重。

舉個例子,台灣有個搞笑藝人叫康康,他常常被狗仔拍到換了很多女朋友,這件事常在節目上被人調侃。康康如果辯解「不要亂講!我沒有交過那麼多女朋友」就不好笑了,而且還會給人一種「你開不起玩笑」的感覺,這樣他就不是搞笑藝人了。

而康康回應這種玩笑的方式,就是用「比你想的更嚴重」來自黑,他是這樣說的:「對啊,正因為這樣,我在路上看到小朋友都不敢亂打,怕不小心打到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