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思維迷宮 > 4.唯 美 >

4.唯 美

世界的意義必定落在世界之外。

——維特根斯坦

哲學特別喜歡完美的、理想的、絕對的、普遍的、總體的東西,這些東西讓人踏實放心,讓人覺得一切事情都有根據、有規律,因此世界和生活才是可靠的,才可以安身立命。但是,那些完美的、理想的、絕對的、普遍的、總體的東西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所以只能想像。哲學給人類想像出來一些讓人覺得可以安身立命的根據和原理。不過,哲學的想像與一般意義上的想像有些不同,它不是幻想一些滿足心理需要的事情,缺什麼就想什麼的那種,也不是想像一些超現實的奇異事情,什麼不靠譜就想什麼的那種,哲學想像的是能夠解釋一切、覆蓋一切、綜觀一切的東西,就是按照最大的尺度去想像的那種東西。只有最大的想像才足夠安頓一切事物,這種最大的想像語境就是形而上學,它是理解和解釋世界的原理,是關於如何容納安放一切事物的原理。這一點也使哲學的想像區別於宗教的想像。宗教也是對世界的想像,但它不是為了理解世界,宗教是要為事物建立一種甄別標準,不是用來安頓萬物,而是用來驅逐和消滅某些事物,那些不合宗教價值觀的事物。如果說哲學提供了理解一切事物的理由,那麼可以說,宗教提供了反對某些事物的理由。

萬物的形而上學原理是如何想像和構造出來的?雖然哲學家們所想像的萬物原理的具體說法各有不同,但想像的方法論卻是一致的,形而上學的方法論是唯美主義,就是說,世界和萬物原理是按照美學標準去想像的。這不是因為哲學家對美更加敏感(顯然並非如此),而是最為自然而然的一種選擇,別的選擇才需要特別的解釋。哲學家選擇了唯美主義標準去構造形而上學,其理由說白了很簡單:既然我們沒有辦法獲得關於世界和萬物的總知識,而只能去想像,那麼,美學尺度就是最讓人舒服的,美學標準正是人們最喜歡的生命感覺和生活經驗的形式。人們以對稱、均衡、循環、多樣統一、和諧等唯美標準去想像萬物原理時,這些美學形式不僅是人們喜歡看到的,同時它們與人們對生活的追求,比如公正、穩定、安全、生命、豐富和幸福,也是一致的。當以美學標準去想像萬物原理時,感覺的原則就轉換為存在的原則,我們就構造了一個向我看齊的世界,一個讓我們安心放心舒服愉快的世界。哲學家們一直以唯美主義原則想像萬物原理,但未必反思到了這一秘密,不過維特根斯坦是知道這一秘密的,在他看來,形而上學,還有倫理學和美學,都顯示了超越性,在根本上都是一致的。可以說,形而上學是一種特殊的美學。

既然關於世界萬物的形而上學只是一種想像而不是知識,那麼它就不需要是真的,也無所謂真值,無所謂真假。換句話說,形而上學沒有必要與世界相似。但是有一個問題,形而上學所想像的萬物原理卻是知識的基本假設,它們是人類全部知識的必要假設,知識就建立在那些不可證明的假設之上。這樣想來,事情就有些嚴重了,我們似乎有理由去擔心所謂的知識和真理其實是不可靠的。知識的根基一直是哲學的一個難題,先不管它,我們只要搞清楚形而上學並非真的是萬物之理,而只是思想之理,就可以了。

哪只是拯救之手?

形而上學的萬物原理所起的作用有些類似於邏輯的作用。邏輯規律只是思想的規律,並不是事物的規律,所以邏輯與事物並不很像,比如說,矛盾律就僅僅是思想所需要的邏輯條件,真實世界的萬物並不構成矛盾,最多存在差異和衝突。矛盾的東西不能同時為真,而衝突的東西卻可以同時為真。同樣,排中律就更是思想的獨特原則,真實世界只要有無間斷的變化,也就不能要求非要排中不可,一個事物完全可以既是這樣又不是這樣的,只有觀念才不可以是兩可之辭。與此類似,形而上學的萬物原理也不一定符合萬物的真實情況,齊一律(uniformity)斷言萬物具有統一性,這很有用,因為只有把萬物看成是統一的,科學知識才得以成立,準確地說,歸納的經驗知識才得以成立,因此,我們非常需要這一假定。至於萬物是否如此,不得而知,因為要證明這條原理也只能通過歸納去證明,這會搞成循環論證,而且,對萬物進行全體歸納也是不可能的。又比如說,同樣作為經驗知識基礎的因果律其實也是一個形而上學假定,同樣無法證明,甚至,在一個事物的各種存在條件中,哪一個條件算是原因,也是我們想像和約定的,因為事物存在的每個條件都同樣重要,它們本身比不出高低來。所謂原因,往往只不過是我們覺得構成問題的那一個條件,如此而已。

總之,世界觀是我們的美學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