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思維迷宮 > 1.3 思想的破綻 >

1.3 思想的破綻

現在來討論另一種類型的追問:減式追問。減式追問與加式追問正好相反,它的目的不是擴大思考的範圍和事物,而是不斷地給現有的各種看法打折扣,不斷削弱我們的各種信念,不斷證明我們所確實知道的事情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多,所以說這種追問是減式的。當思想過度膨脹時,減式追問就比加式追問更為重要。在加式追問中人們常常想得太多,思想時常出界,減式追問卻有著很強的界限意識。在我們的頭腦中,糊塗的想法總是比清楚的想法要多得多,從這個意義上說,減式追問正適合用來幫助我們放棄糊塗的信念。

減式追問是抓住思想破綻的一種方法。在什麼情況下思想可能出現破綻?那就是當你說出比較重要、比較有價值的話時,要是只說完全正確的話,就只好說廢話了。假設現在天正下著雨,我毅然決然地說「此時此刻天在下雨」,像這樣的話當然不會有破綻,然而,這種話雖無破綻,但它所斷定的事情小得不值一提,它的思想價值也就微不足道。假如我說「只要陰天就下雨」,這話就大了,大話的破綻就很多。這意味著,一種思想所覆蓋的可能性越多,就越有可能出現破綻,但它的思想價值也就比較大。說大話雖然雷人,但容易出錯;說小話雖然忠厚老實,卻又沒意思。相比之下,人們還是更愛說大話,哲學的話往往是些最大的話,因此,破綻也就特別多。

尋找思想破綻主要有兩項技術。一是找出一個反例,比如說,我說「只要陰天就下雨」,你只要舉出有一天是陰天但沒有下雨,就足以證明我在胡說八道。舉出一個反例是一項臭名昭著的技術,它雖然捍衛了思維的嚴格性,卻破壞了思想的想像力和美感。事實上,在人文社會科學裡,思想的斷言並不要求在任何情況下都無懈可擊,比如,我們可以說,人都追求幸福和自由。可是,如果非要抬槓的話,當然能夠指出有個別人如此變態以至於並不想要幸福和自由。問題是,儘管舉出反例是對的,但這絕不是思想,而且對思想無益,反例很可能會誤導問題。比如,當指出人都追求自由,這是為了論證一個好的制度必須保衛人的自由,很顯然,制度要考慮的是「人們」的一般要求,而不需要考慮個別變態的要求。因此,濫用反例技術對於哲學是災難性的,反例技術必須慎用。

第二項技術是找出一種思想自身所包含的不合理要求。一般來說,一種思想容易暗含兩種不合理要求:(1)主觀主義特權。比如說,有人認為下象棋時第一步走當頭炮就能戰無不勝,這個想法在結果上雖然是可疑的,因為當頭炮不一定總能贏,但是這個想法本身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有個人要求他的車能斜著走,他的炮能跨兩個棋子,等等,這就是要求不合理的特權。同樣,有的思想斷言「我認為事物是這樣的」,而「事物是這樣的」的證據就是「我認為」,這就是主觀主義特權。(2)破壞性的自相關。比如說,「每句話都是假話」,它就同時在說這句話本身也是假話,這將導致悖論;有趣的是,「每句話都是真話」也是自相關的,卻說得通,可見說壞話比說好話要難得多。思想要說大話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喜歡邏輯的人可能會反對邏輯,可是反對邏輯也不得不使用邏輯,還有一些貌似「大師」的人喜歡說,任何語言都無法說出真理,這種說法恰恰證明了它自身不是真理,而是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