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信仰之問 > 4.「論證」? >

4.「論證」?

不過康德是在安瑟倫死後600多年才出生的。與安瑟倫同時代的一個天主教教士名叫高尼羅的,也對安瑟倫的「證明」提出過反駁:你說完美的東西就存在嗎?那我想像有一座完美的寶島,你就可以說它肯定存在嘍?對這個反駁,安瑟倫回答說:你說的是一座島,一座島再完美也得依靠別的條件(如周圍的地形構成、地球的存在之類)才能存在。我說的是上帝,上帝是不依靠別的條件而存在的(必然存在的)東西。這兩者怎可等量齊觀?

前一節說過,真正駁倒安瑟倫的是康德。但是我們從邏輯的角度也可以看出,安瑟倫的「證明」是一種「同語反覆」,等於說「因為張三是你的名字,所以你就是張三」(因為上帝是指必然存在者,所以上帝必然存在)。這其實什麼都沒有「證明」,只解釋了「上帝」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萬物的本原在哪裡?

正因為看出了這個毛病,所以在安瑟倫去世100多年後,一位名叫托馬斯·阿奎那的神學家兼哲學家就換了一種完全不同的思路來「證明」上帝存在。他的思路有五條,英語叫做five ways,中文譯為「五項論證」。它們的特點是從世上的事物出發,而不是從定義(同語反覆就是一種定義)出發來進行論證:(1)世上的一切都在運動,而任何運動著的東西必然有一個東西推動它,那個東西又必須有一個推動者,如此追溯到第一個推動者,即不被推動的推動者,就將它稱為上帝。(2)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原因,那個原因又必須有原因,所以必有第一個原因,即無因之因,那就被稱為上帝。(3)世上萬物都是偶然存在的(例如你正在讀的這一冊書只是偶然存在的,因為如果它是印刷廠印的這套書的第3001冊,那麼完全有可能因為印刷廠的紙印到第3000冊就用完了,所以就不印這一冊了),都依賴於必然性較大的事物(例如印刷廠的紙一般都足夠印書,這件事的必然性比較大),而那件事物又依賴於必然性更大的事物(例如印刷廠的紙夠用又依賴於市場上有紙供應),因此必有一個絕對必然的存在者,那就是上帝。(4)世上的真善美總是相對的(例如你說一件事物或一個人很好或很美,但又總能發現比之更好或更美者),總是以某種絕對的真善美為標準來衡量的(否則你就沒法作比較,而說「更好」或「更美」都是在作比較),那絕對真善美者即是上帝。(5)世上萬物都顯示出一種巧妙的設計,表明有一個有目的的設計者存在,那個設計者就是上帝。

最後這項論證被稱為「設計論」或「目的論」論證。18世紀時一位名叫帕雷的宗教哲學家這樣來解釋它:假如你在野外看見一塊石頭,你當然可以說它是偶然形成的,例如說它是一塊岩石經由風、雨等無目的的力量形成的。但是假如你看見的是一塊鐘錶,你就不能說它是無目的的力量偶然造成的了,因為它的構造使它能標明時間,這說明它是由目的在於造一個計時用具的工匠造成的。自然界就像一部大機器,相互配合得很好(例如生態鏈條就是這樣),其中各種東西的構造極其精巧,完全適合其目的(例如眼睛像一部最精巧的攝影機,非常適合於看東西這個目的),只能說是有目的的設計。

當然,一些批判者指出,說這些東西都由進化和自然選擇而形成,也可以解釋這一切。但是20世紀的一位名叫理查德·泰勒的哲學家卻對此提出了一項反駁:假如你坐火車在英國旅行,突然看見車窗外的山坡上有石頭排成的字樣:「歡迎!您已到達威爾士。」對此你只能作兩種解釋:要麼,這是有人用石頭拼成的字,表示車已進入威爾士地區;要麼,這是無目的的自然力量偶然形成的圖案,所以沒有意義,不能據此相信車已進入威爾士。由此類推,對我們的眼耳鼻舌等感覺器官也只能作兩種解釋:它們要麼是有目的的設計者設計的,因此可以相信它們的指引(看見前面是路就走,看見前面是牆就停,等等);要麼是無目的的自然過程形成的,因此不能相信其指引(正如不能相信自然過程形成的圖案會標明地名一樣)。但是,事實上我們都相信感覺器官的指引,那麼,我們怎麼能同時相信它們是自然過程形成的呢?如果我們看見山坡上的石頭字樣就相信到了威爾士,那麼,怎麼能同時相信那些石頭的排列是盲目的自然力造成的呢?